-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黄临床应用及机制探析.doc
麻黄临床应用及机制探析
【关键词】 麻黄 儿科应用 现代 药理
麻黄始载于《本经》,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和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的草质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立秋至霜降之间采收,阴干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商品因来源分为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三种,均为统装。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近年来,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皆认为麻黄有止遗尿作用。现对其各种功效在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1 发汗解表
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入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之作用。《本草正义》称:“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外感第一要药”。陶弘景曰:麻黄疗伤寒,解肌之第一药。《本草通玄》亦指出:“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麻黄多用于风寒外束的表实症和喘咳症。药理研究,当人体暴露于高温1.5~2小时后,给予麻黄碱50~60mg,出汗量比未暴露于高温者快而多,提示麻黄对人有中等度的发汗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由于麻黄阻碍了汗腺导管对钠的重吸收而导致汗腺分泌增加[1]。儿科常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使用时要因人因时制宜。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不足,对于汗液调节作用不足,平素容易出现多汗,若是夏季,汗出更多。对于汗出较多的患儿,麻黄宜慎用。常用的发汗代表方剂如麻黄汤。
2 宣肺平喘
《伤寒论》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由射干、麻黄、干姜、细辛、紫苑、款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组成, 治疗 属寒饮郁肺的咳喘证。《伤寒论》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此方本用于太阳病发汗不得法,或发汗太过,或误用下法,致使邪热内传、肺热壅盛的治疗。现临床多用于外感后邪热传里,肺热炽盛之证。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而喘,痰黄,烦躁,气急鼻煽,面赤口渴,胸闷胀满,舌红苔黄,脉滑数,此为里证、热证。儿科常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百日咳等。治以清热宣肺,止咳平喘,可在此基础上加鱼腥草、黄芩、桑白皮、地骨皮、川贝、瓜蒌、葶苈子、干地龙等。此方石膏用量多于麻黄,以制约麻黄辛温之性而为辛凉之用,故汗出不忌麻黄,无大热不忌石膏。体虚或大便溏者,石膏用量不宜过大[2]。药理研究证明,麻黄中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这是麻黄用于儿科喘证的现代药理基础。
3 利水消肿
对于水肿的认识,早在《内经》中就有“开鬼门,洁净府”之见;《伤寒论》有“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其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本草纲目》曰:“麻黄,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药理研究,麻黄中的伪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对麻醉的狗,小剂量麻黄(0.05~0.1mg/kg)已出现利尿作用,以0.5~1mg/kg时作用最佳,排尿量可达正常情况的2~5倍。麻黄利尿作用机制可能是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也有认为是阻碍了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所致。儿科临床常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相搏证)的 治疗 。代表方剂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4 止遗尿
遗尿与遗传因素和发育迟缓、障碍等有关,治疗也无特效药物,但如不治疗有可能终生遗尿。更为严重的是,长期遗尿将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对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完整人格的建立极为不利。有研究用麻黄4g,益智仁6g,黄芪、桑螵蛸各10g,甘草3g,水煎服,1天1次。该方为3~5岁患儿用量。若6~12岁患儿,麻黄用量需加至6g; 12岁以上者,增至9g。其他各药物也按年龄依照常用量酌定。本方法治疗3~18岁遗尿患者35例,用药后全部治愈,仅1例复发[3]。药理研究示,麻黄较大治疗量时,麻黄碱能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神经,引起精神兴奋,同时能增加膀胱括约肌的张力。无论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还是睡眠觉醒障碍,或是膀胱容量偏小,骶尾椎隐裂而致膀胱功能障碍的遗尿,均可用较大治疗剂量的麻黄,疗效可靠。从中医学角度看,麻黄归肺、膀胱经,因而麻黄能调节肺和膀胱的功能,促进肺的宣发作用和膀胱的气化作用,进而起到水液的正常代谢和膀胱的约束作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遗尿侯》说:“遗尿者,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麻黄性温,可去冷也,再之麻黄又属膀胱经,能促进膀胱气化功能,进而约水,达到治疗遗尿的目的。还有人认为,遗尿多与肺之壅滞相关,故多加生麻黄宣畅肺气,通过皮肤腠理、汗腺排泄,使肺气宣通,而起到“提壶揭盖”之效应,从而使小便自约。朱瑞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