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芩素药理学研究新进展的论文.doc
黄芩素药理学研究新进展的论文
作者:高燕,顾振纶,蒋小岗,郭次仪
【关键词】 黄芩素; 药理活性
黄芩素(baicalein)异 名:黄芩苷元,黄芩黄素,为唇形科(labiatae)黄芩属(scutellaria)多年生草本中药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其在生药中占5.41%,是黄芩的最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黄芩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表明,黄芩素对多种疾病包括炎症、肿瘤、纤维化性疾病、心脑血管性疾病以及神经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药理活性。现就黄芩素的药理活性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抗菌抗病毒作用
中药黄芩抗菌谱广,其煎剂能较好地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螺旋体等的生长和繁殖。黄芩素是黄芩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黄芩素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的形成,降低细胞表面疏水性,从而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1,2]。氟康唑和黄芩素联合应用对从临床中分离出来的大多数抗氟康唑白色念珠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该活性大于单独使用氟康唑或黄芩素。应用黄芩素处理酵母细胞可减少若丹明6g的排出,表明黄芩素能抑制酵母细胞的泵流出。.提示氟康唑和黄芩素协同作用能克服酵母菌的抗药性,联合应用抗真菌感染效果更好[3]。研究表明食用某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作用,其中黄芩素的作用最强,甚至强于阳性药苷昔洛韦。其抗病毒机制研究表明,黄芩素不能直接灭活hcmv,而是通过阻断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活性以及hcmv的核转位,减少早期和晚期hcmv蛋白水平以及病毒dna的合成,实现抗病毒作用[4]。对感染和未感染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水泡性口炎病毒)的人末梢血白细胞抗病毒感染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发现,含有黄芩素的黄芩提取物可调节人末梢血白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表现为抑制干扰素-α(interferon-alpha, ifn-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 ifn-γ),刺激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介素-12(interleukin-12, il-12)、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产生,增强对vsv的抵抗作用,提示黄芩素可能通过调节固有抗病毒免疫体统发挥抗病毒作用[5]。甲1型流感在世界范围内爆发后,吴修华等[6]首次报道口服黄芩素具有良好的体内抗甲1型流感病毒作用,并且其可降低体内感染甲1型流感病毒小鼠的死亡率。提示黄芩素可能将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抗病毒制剂。
2 抗炎及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作用
以黄芩苷元为主要成分的黄芩提取物可抑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 -2)活性及蛋白表达;抑制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p38蛋白磷酸化;并可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及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由此提示黄芩苷元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功能和炎症介质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7]。皮内注射角叉菜胶引起炎症性组织释放的脂氧合酶产物增加,脊髓背侧角fos-样免疫活性(fos-li)细胞数量增加,hargreaves 和 von frey 行为试验中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降低。12-脂氧合酶(12-lipoxygenase, 12-lo)抑制剂黄芩素可显著减少角叉菜胶注射引起的fos-(+)细胞数目,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热痛过敏和机械痛过敏。表明黄芩素通过调节炎性疼痛潜在的靶点脂氧合酶途径抑制c-fos表达,从而发挥抗炎镇痛的作用[8]。磷脂酶可催化膜磷脂释放花生四烯酸,在环氧化酶(cox)的作用下花生四烯酸可转化成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 pgs)。cox-2被认为是参与炎症反应主要的cox亚型。黄芩素预处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rarna的表达下降,炎性介质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产生减少,呈剂量依赖趋势。其机制为黄芩素阻断了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 β(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β,c/ebp β)的dna结合活性,从而抑制cox-2表达。此外,黄芩素亦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产生,调节促炎症基因的表达,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 和蛋白质的表达以及no的产生[9]。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是一种过敏性炎症-特异性的趋化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