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斑原鮡的生物学研究进展.doc
黑斑原鮡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黑斑原鮡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隶属鲇形目 (Siluriformes)、 鮡科 (Sisoridae)、原鮡属(Glyptosternum),为西藏主要的土著经济物种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及印度的Indus River[1],在国内仅在雅鲁藏布江拉孜、谢通门、拉萨、江孜、日喀则、林芝、墨脱等江段及拉萨河、尼洋河等支流发现[2]。黑斑原鮡主要生活于石隙中,也喜欢栖息于底质为沙质且缓流水的河流中[3],其肉质鲜美、肌间刺少,是西藏地区重要的冷水性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但由于其生长缓慢、性成熟较晚、人工繁殖及驯化困难等原因[4-5],导致黑斑原鮡种群恢复力较差,分布区域迅速缩小,已成为极度濒危物种。笔者对黑斑原鮡的形态与组织特征、消化系统与食性、年龄与生长、生理生化特性、性腺发育、繁殖生物学研究及遗本文由.L.收集整理传学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黑斑原鮡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积累基础资料。
1 形态与组织特征研究
黑斑原鮡又名拉鲇、巴格里(藏语),Regan[6]于1905年首次对采自拉萨的黑斑原鮡标本进行了形态学描述。随着黑斑原鮡经济价值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黑斑原鮡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黑斑原鮡体表光滑无鳞,体延长;背鳍自吻端向后逐渐隆起,腹面平坦;脂鳍后端不与尾鳍连合,界限分明;胸鳍末端显著不达腹鳍起点;尾鳍近于平截;臀鳍短;前后鼻孔紧邻,间有瓣膜相隔,延长成鼻须;还有上颌须1对和下颌须2对,齿生上颌和下颌[7]。黑斑原鮡除在腹腔内具有正常的肝脏外,在皮肤与体壁肌肉之间还具有1个特殊器官腹腔外肝[8]。性成熟的雌雄个体有显著差异,雄鱼在臀鳍和肛门之间有尖长的生殖突,而雌鱼没有。黑斑原鮡脑颅骨骼由 28块膜骨、软骨化骨以及复性骨组成,眼区系列骨骼退化,缺少围框骨系,仅有额骨、副蝶骨、翼蝶骨,同时,部分脑颅骨骼发生特化(如出现了颌须骨、基垫骨等[9]),可能与其营底栖生活和视觉器官退化有关。
2 消化系统与食性研究
熊冬梅[10]研究表明黑斑原鮡消化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口器下位,吻部钝圆,舌部退化,上颌和下颌均有密集排列的细小尖齿;粗短食道肌层较发达,内壁上有较深的纵向褶皱;胃部呈U型囊状,分为贲门、盲囊和幽门3个部分;肠道系数约为0.9,肠管较为短厚,整个肠道没有任何膨大部分;肝脏与胰脏分离,肝脏分布于食道和胃前端的上面,与腹腔外肝相连,胰腺主要分布于胃部、肠道前段、胆囊壁外周及肠道系膜脂肪等部位。对黑斑原鮡消化道内多种消化酶的分布及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斑原鮡消化道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肠、后肠、主肝、附肝、胃;淀粉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肠、主肝、附肝、中肠、后肠;脂肪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肠、主肝、后肠、中肠、胃、附肝;胰蛋白酶活性前肠最高;胰凝乳蛋白酶活性主肝和附肝最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亮氨酰氨基肽酶活性均为前肠最高,中肠和后肠次之,主肝、胃和附肝活性最低。同时,研究还发现黑斑原鮡消化道粗酶液分解蛋白质产生氨基酸的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肠、中肠、胃、后肠。由此可见,前肠是黑斑原鮡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黑斑原鮡是偏动物性的杂食性鱼类,以石隙中游动捕食和贴附于石面上铲刮方式觅食,其主要以鱼类、藻类、寡毛类、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原生动物、鱼卵等为食,从每种食物的数量来看藻类(附着硅藻、蓝藻、绿藻)是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从每种食物的重量来看,鱼类(小型裂腹鱼亚科鱼类和高原鳅属鱼类)为其最主要的食物来源[11]。黑斑原鮡的食物组成随着全长、性腺发育程度和栖息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食物组成仍为鱼类和藻类。由于黑斑原鮡分布范围较窄,资源量较小,目前关于其食性季节变化方面的研究仍为空白。目前研究食性较为普遍的方法为胃含物分析法和稳定同位素技术,以前对黑斑原鮡食性的研究中仅采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法,而采用2种方法相结合对黑斑原鮡进行研究则尚未见报道。
3 年龄与生长研究
研究表明,脊椎骨是研究黑斑原鮡等鰋鮡鱼类年龄及其生长发育的最好材料[12]。 李红敬[13]利用脊椎骨、耳石及鳃盖骨对采自日喀则和林芝的黑斑原鮡进行了年龄鉴定,发现脊椎骨的年轮辨识度最高,对2004年5~9月采集于雅鲁藏布江干流(海拔4 200 m)、拉萨河(海拔3 000 m)和尼洋河(海拔2 800 m)的219尾黑斑原鮡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黑斑原鮡的生长为等速模型,并通过 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分析发现黑斑原鮡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生长拐点分别为1.804龄和8.018龄。以上研究结果与丁城志等[14]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丁城志以脊椎骨为黑斑原鮡年轮鉴定的材料,对2004~2006年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黄芪颗粒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远期疗效观察.doc
- 黄芪香丹红花注射液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的论文.doc
- 黄花败酱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doc
- 黄药钴渣处理过程发生闪爆的分析.doc
- 黄萱益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doc
- 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疗效观察的论文.doc
- 黄虎喷雾剂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doc
- 黄蛭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研究.doc
- 黄蜡果野生改家种研究.doc
- 黄质夫与抗战救亡中的贵州乡村师范教育.doc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3 画杨桃【新课标版】 课件.pptx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华 教案版】课件.pptx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 古诗三首【新课标版】课件.pptx
- DB32_T 5162-2025 健康县(市、区)建设规范_可搜索.pdf
- T_CPSS 1005-2025 构网型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范.pdf
- DB32_T 5160-2025 传媒行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_可搜索.pdf
- DB14_T 3553—2025 煤矿用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常态化运行保障技术规范.pdf
- DB14_T 3549—2025 负荷类虚拟电厂功率调节能力测试技术规范.pdf
- DB32_T 5156-2025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pdf
- DB14_T 3550—2025 煤炭洗选企业数据管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