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四小民族民间音乐分析.doc
黑龙江四小民族民间音乐分析
黑龙江四小民族民间音乐分析
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是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由于这四个民族人口少,长年聚居在黑龙江兴安岭的密林深山中,因此被称为四小民族。在这些民族的氏族社会阶段,生产力低下,人们只能靠游牧渔猎来维持生计。他们的音乐文化,也在漫长的生产劳动中沉淀下来,其形式往往是歌与舞互相交融,这种形式与他们的劳动方式、劳动地点、劳作对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民歌中有描述动物的歌词,模拟动物的声音,舞蹈有模仿动物的动作,人们舞蹈的服饰也用动物的皮毛等。这些民族将他们的音乐文化渗透到他们的生产劳动中,这是一种娱乐,而且同样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一)赫哲族民歌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人不仅善于渔猎,而且热爱音乐。他们拥有十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赫哲族的民歌在体裁形式上可分为:嫁令阔、天鹅歌曲、依玛堪、萨满歌曲。
谱例1:
谱例1这首嫁令阔歌曲,就是对赫哲族人生活场景的描绘,讲述了赫哲族女性期盼自己的心上人归来的心情。句子开头的动机几乎都相同,组成了一个简单婉转的三乐句乐段。该段音乐为F宫调式,但是结尾并没有结束在宫音上,而是停在徵音上,表现了一种思念之情。乐曲主题的发展使用了时值扩大和模仿的方式,旋律委婉动听,很好的描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
谱例2:
谱例2同样是首嫁令阔,歌曲是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乐曲最富有特点的是其节拍为5/4拍,不是传统的四拍子或者三拍子,曲调为G宫调,展现了一种自由宽广的情怀。这个歌曲是一段体结构,由两句重复的旋律组成,第一段为纯语气词的唱词,第二段为赞美的歌词,简单明了,直抒胸臆。
(二)鄂伦春族民歌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由于鄂伦春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对大自然的信仰,他们将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放到了自己的音乐中,产生了大量的民间歌曲,成为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鄂伦春族民歌依据体裁形式可分为三类:柬达仁、吕日格仁歌曲、萨满歌曲。
谱例3:
谱例3是首柬达仁歌曲,乐曲为本文由.L.收集整理D宫调式,由平行的两句体乐段构成,旋律围绕两个八度音la展开,每一句的结尾都会有一个大跳,在歌曲的最后更是采用了七度大跳,使得音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生动地体现了猎人上高山的形象。
谱例4:
谱例4也是首柬达仁歌曲,这首歌是对自然环境和人们快乐心情的描述。歌曲使用了自由的散板拍子,装饰音、滑音以及自由节奏的运用使得整首歌曲变得自由辽阔。歌曲是G羽调式,旋律起伏十分大,如在倒数第二小节中,前两拍的音程关系为十度,跨度很大,演唱要求较高。
谱例5:
谱例5的歌曲是一首吕日格仁歌曲。吕日格仁是鄂伦春族的一种歌舞形式,在吕日格仁表演时演唱的歌曲称之为吕日格仁歌曲。这首歌曲就是边唱边跳的演唱形式,人们用歌舞的形式抒发对好生活的赞叹。乐曲为一段体结构,严格来说该乐段只由一个四度三音列组成,可以为E宫或者#C羽调式,旋律十分简单,但是偏音的加入让歌曲变得风趣起来,在#C的下方加入了辅助音,B的下方也加入了小二度的辅助音,显得活泼俏皮,使歌与舞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
(三)鄂温克族民歌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也有分布。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 鄂温克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较早脱离原始的生产方式,并且长期在嫩江打平原上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他们的传统民歌可分为赞达拉噶、努克该勒歌曲和萨满歌曲三类。
谱例6:
谱例6为一首赞达拉噶歌曲。赞达拉噶是山歌小调的总称。这首歌曲是一首叙述性的歌曲,描绘了夏天的景象。歌曲使用了F宫调式,为摇曳的三拍子节奏,有民俗歌谣的性质,曲式为平行两句体乐段。旋律主题由四度三音列开始然后级进下行,最后结束在宫音上,歌曲末尾有时值的延长,在呼吸和句读的处理上很有特点。
谱例7:
谱例7是一首努克该勒歌曲。努克该勒意思是歌舞曲形式,通常情况下词、曲、舞密不可分,有歌必有舞,有舞必有歌。这首歌曲从歌词部分就能清晰地看到人们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歌曲为一句体结构,唱词重复四次,C宫调式,旋律主题简单清晰,单一材料多次重复构成。
(四)达斡尔族民歌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市。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如体现民俗的萨满歌曲和传授知识的哈库麦勒歌曲等。黑龙江达斡尔民族民歌从体裁上可分为:扎恩达勒、哈库麦勒歌曲、乌钦调、萨满歌曲四类。
谱例8:
谱例8是一首扎恩达勒歌曲。扎恩达勒是一种类似山歌、小调体裁的民间歌曲,分为有词和无词两种演唱方式。这首歌曲有歌词,是带词演唱,情绪自由抒情。曲调为D宫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