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汇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The Basis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 化学热力学,就是研究化学反应和相变过程中能量转换规律的科学。;3、一个化学反应能够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何?;§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压定律; 1995年美国的康奈尔、威曼和德国的克特勒首先从实验上证实了这个新物态的存在。(200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五态中的原子几乎不动,可以用来设计精确度更高的原子钟,以应用于太空航行和精确定位等。
第六态:费米子凝聚态
粒子按其在高密度或低温度时集体行为可以分成两大类:玻色子和费米子。当物质冷却时,费米子逐渐占据最低能态,但它们处在不同的能态上,就像人群涌向一段狭窄的楼梯,这种状态称作“费米子凝聚态”。
准晶体;理想气体的基本假定:
1)气体分子的自身不占体积, 将分子看成是有质量的几何点(质点)
2)分子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力,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之间发生的碰撞不造成动能损失。
注意: 理想气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在高温和低压下, 实际气体接近理想气体,这种假定是有实际意义的。;2.理想气体方程要点:
; 1.1.2 气体分压定律
(Dalton’s law of partial pressures)
1.分压力(partial pressure)
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对容器所施加
的压力,叫作该组分的分压力。等于该组
分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
的压力。(温度不变)
2.气体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混合气体各组分的分压
之和。
这就是道尔顿分压定律。;①两个容器中 O2 对器壁产生的压力是否相同? ; 设混合气体中只有两个组分A和B,其分压力分别为PA和PB,其物质的量分别为nA和nB。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p,混合气体的总量为n = nA + nB,
则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分压力为; 约翰·道尔顿(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幼年时家贫,无钱上学,加上又是一个红绿色盲患者,生活艰辛,但他以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12岁任小学教师,15岁任中学教师,26岁任曼彻斯特新学院数学和自然哲学教授。 ;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格拉罕姆提出气体扩散定律:同温同压下,某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1-2 能量和能量守恒;1.2.1 体系和环境(system and surrounding) ;1.根据体系和环境的关系不同,体系可以分为三类:
敞开体系 (open system)
封闭体系 (closed system)
孤立体系 (isolated system)
;(2)封闭体系(closed system)
体系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3)孤立体系(isolated system)
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故又称为隔离体系。有时把封闭体系和体系影响所及的环境一起作为孤立体系来考虑。;例如: 一个敞开瓶口, 盛满溶液的瓶子, 溶液为体系, 则是敞开体系; 若加上一个盖子, 则成为封闭体系;若将瓶子换成保温瓶, 则变成孤立体系。
热力学上研究得多的是封闭体系。;2.根据体系中组成的不同还可将体系分成单相系和多相系。
相(phase):体系中任何具有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作体系的相。
界面:在不同的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如H2O和杯子,一般可以用机械的方法分开。
单相系(均匀系): 只有一个相的体系称为单相系。
多相系(不均匀系): 有两相或两相以上的体系称为多相系。
相变:同一物质的气相、液相、固相间的相互转化,叫做相变。固态物质不同晶形间的转化也属相变。 ;3. 用宏观可测性质来描述体系的热力学状态,故这些性质又称为热力学变量。可分为两类:;1.2.2 状态与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特点:
异途同归 值变相等
周而复始 其值不变
而且要满足单值、连续、可微
状态函数有特征,状态一定值一定,
殊途同归变化等,周而复始变化同。; 例[1-2] 1mol理想气体,从始态1(p1=101325Pa,T1=273K,V1=22.4L)变化到终态2(p2=1013250Pa,T2=546K,V2=4.48L)无论体系中间经过那些变化过程,这些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均为:
△p=p2-p1=(1013250-101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