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廉颇蔺相如列传》(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廉颇蔺相如列传》(三)

课 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三) 课时数 第五六课时 授课日期 第 周星 期 第 节 目 的 要 求 1.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尽忠保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2.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3.学习文言实词词义辨析的方法。 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尽忠保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难点:学习文言实词词义辨析的方法。 授 课 方 式 讲解、分析 板 书 设 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义用法   ①名词活用如动词。   衣:穿(乃使其从者衣褐)   刃:杀(左右欲刃相如)   舍:安置住下(舍相如广成传舍)   ②形容词、动词的活用。   完:使……完好(臣请完璧归赵)   毕:将……进行完毕(毕礼而归之)   归:送回(毕礼而归之)   破:把……弄破(恐其破璧)   急:使……急、*迫(大王必欲急臣) 作 业 背诵第17-21段。 课 后 小 结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抽查个别学生,背诵蔺相如的两段话。   2.检查练习第四、五题的完成情况。   二、用提问方式导入新课。   问题:蔺相如这次赴会跟上次出使的身份有什么不同?(官职不同:上次是以舍人充当使者,这次是以上大夫充当国君副手)从什么地方看出?(唯书   “相如从”,他人不书;“顾召赵御史”。)跟上次出使相距几年?(三年)   三、进行新课。   1.讲解第14至16段(“渑池会”)   ①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补充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战后有举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   ②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   补充史实:秦一向以诈和力制服诸侯。前340年商鞅伐魏,以“为好会”为名骗魏主将公子卬来会,然后扣留他;魏失主将,大败。前313年,张仪以献地六百里诱使楚怀王与齐断交。齐楚断交后,张仪改为献地六里。   ③学生齐读廉颇送别赵王时说的那一段话,然后提问:   根据这段话说说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他谨慎持重,对敌斗争坚决,有长远眼光。)作者详写这段话有什么用意?(为“廉蔺交欢”张本。)   ④学生默读第15、16两段,复述渑池会上的斗争经过,然后提问:   从蔺相如跟秦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可以看出什么?(秦方蓄意进行挑衅;蔺相如不畏强暴。)   赵王认为蔺相如“功大”,是否有理由?(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表示了敢于跟秦斗争的决心。) ⑤廉颇是否也有功呢?(有。“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一句暗写廉颇。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 第六课时   2.讲解第17至21段(“廉蔺交欢”)   ①指出这部分要求背诵,然后齐读。   ②划分本部分层次,为诵读作准备。(相如“拜为上卿”→廉颇“宣言”→相如“避匿”→相如答舍人谏→廉颇“负荆”)   ③在你看来,这部分的核心是哪一句话?(“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之急”是指什么说的?(强秦加兵。)“私仇”又是指什么说的?(“两虎共斗”)   ④诵读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相如深知廉颇公忠体国之心,故以“秦王之威”相比,又以“国家之急”相许,足见其胸襟阔大,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已非。)   ⑤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的居功自傲是他思想中次要的一面,所以听了蔺相如的那一番话后,十分感愧,立即从计较个人得失的立场转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立场上来,表现了公忠体国、勇于改过的精神。 四、巩固收获,词类用法 A一词多义类:   负:①依仗(负其强)   ②承担,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   ③背着(肉袒负荆)   ④辜负(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背弃(负约不偿城)   引:①把箭射出去(引而不发)   ②拉(欲引相如去)   ③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④掉转(引车避匿)   幸:①侥幸(则幸得脱矣)   ②表敬用(大王亦幸赦臣)   ③宠幸(幸于赵王)   小结:①抓住一个最基本的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引申。   B引申的一个特殊种类——词义随用法的变化而变化:   ①名词活用如动词。   衣:穿(乃使其从者衣褐)   刃:杀(左右欲刃相如)   舍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