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纳路散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纳路散记

大纳路散记 ■ 赵凤英 1 不知怎的,早晨从县城出发上大纳路时,心情竟莫名地有些激动。 大纳路建成二十多年来,亲自驾车行驶其间,乃第一次,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大纳路从大方县城经东关、核桃、坝子、冷底、中洞、瓢井,穿山王庙隧道,到山坝、长石,在粑粑坳处出大方县境。一路目之所及,路两侧青翠茂密的行道树,绵延起伏的群山,茂盛碧绿的庄稼,铺了沥青的平坦路面,令人心旷神怡。 “十里不同天”,果真如此。路,还是那条路,可当车行至普宜至大河口之间路段时,天公倏然变了脸,凉飕飕的风从车窗灌进来,而山形地貌愈发突兀险峻。峰回路转时,但见乳白色的雾,在路基下与对面山峰之间,笼成一片白茫茫的云海。远眺,对面峰峦叠嶂,壁立千仞;俯瞰,雾海深处,河谷深切;环顾周遭,巍巍群山,人迹罕至。 哦,原来,这段三十公里长的公路,竟修建在半山腰上!由此想见,在技术与设备都相对落后的二十多年前,在这险峻的山峰上,硬生生拦腰凿出一条高等级公路来,何等艰险,何等不易。 至此,全长279公里的大纳路,在大河口处跨过赤水河进入四川省,经古蔺、叙永,向纳溪蜿蜒而去。 一路行来,从粑粑坳至大河口路段,车流量明显减少。而大方县城至山王庙路段,各类车辆川流不息,车流量仍不减当年。 过去路未修通时,沿线老百姓只有徒步翻山越岭,人背马驮。如今,大纳路给老百姓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柴米油盐之类基本生活必须,更多的是,凭此路,他们从家门口即可乘车走出大山,走出大方,走出贵州,南下北海,北上川陕,通江达海。 在赤水河桥上,眺望奢香夫人娘家的方向,不禁思绪万千,浮想联翩,这位巾帼英雄若非芳华早逝,那么,她开辟了龙场九驿后,定然也会打通这条西南出海的大通道。 这座桥,承载了二十多年风风雨雨,见证了川黔两省繁华的商贸往来,见证了一段历史的辉煌。 2 大纳路曾被当地群众称为“皇帝路”。它的建成,确有一段特殊的缘由。 1983年12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从四川泸州坐汽车取道叙永、古蔺,抵达毕节地区考察民情,访贫问苦。时值寒冬,地冻天寒,当时中央办公厅建议他坐直升飞机,他执意不肯,他说那样就看不到沿途的毕节人。他满怀深情地说:“交朋友莫忘交穷朋友,走亲戚莫忘走穷亲戚。”当年聆听过他这番情深意切话语的毕节人,至今,言犹在耳。 那年冬天,天气出奇的寒冷,整个毕节境内大雪纷飞,路面凝冻溜滑,寸步难行,用老百姓的话形容是“凌得像玻璃板亮晶晶的”。从四川到毕节的321国道,沿线很多地段因冰冻被迫中断,胡耀邦的车队无法前行。当地群众得知这一情况后,自发组织起来,挑的挑,背的背,从公路附近的山上弄来碎石一点一点地铺在路上,硬是在短短两天内“重建”了百余公里长的碎石路,总书记的车队才得以艰难地驶过去。 面包车内,胡耀邦满含热泪,激动地向铺石子的老百姓双手作揖致谢。 当地百姓的质朴与善良,使胡耀邦深受感动,同时,他也深感道路设施落后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阻碍。路上,胡耀邦还引用了两千年前秦始皇进四川的例子,他说:“修几百公里栈道,打木桩,凿石崖,两千年前尚且可以做,现在难道不应该做得更好吗?”遂作出要在贵州大方至四川纳溪的山区修一条宽公路(高等级公路)的指示。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胡耀邦的亲自关怀下,大方至纳溪的山区二级公路正式纳入国家交通发展规划。 大方,古蔺,这两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曾是红军长征年代建立的老革命根据地,又是兄弟民族聚居之地,长期以来,“经济贫困”、“交通不便”、“老少边穷”成了这里的代名词。然而,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这里的地下矿产资源丰富,修建大纳路,对促进这里的农业发展和川滇黔物资交流,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历史与政治的风云变幻,谁也始料不及,谁也无力主宰…… 而几个时间节点,印证了大纳路的来之不易,理当铭记: 原计划1985年动工的大纳路修建工程被迫搁浅。 1986年4月26日,大纳路开工典礼终于在迟来的鞭炮声中在大方县城举行。 1987年12月15日,大纳路大方境破土动工。 年3月,大纳路全面动工。 掐指一算,从1983年底胡耀邦的深切关怀和殷殷嘱托,至1989年初的全面动工,光阴已消逝五年余。 这五年,沿线千千万万百姓是怎样的日思夜盼,在一次次希望与失望的交替更迭中,日复一日用双脚一步步丈量着大山的闭塞与生活的艰辛。 1992年底,大纳路终于竣工通车。 1997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经过大纳路时,认为公路等级低,加之事故多发,遂要求由贵州省交通厅出资,将水泥路改造为沥青路。 此后,尽管大方境内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然而,大纳路上各类车辆仍昼夜穿梭不停。每到夜晚,无数的车灯,绵延成一条六十多公里长的彩带,蔚为壮观。 大纳路——川滇黔出海的绿色通道与经济大动脉,当之无愧! 3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立项、勘测到征地拆迁、投入施工、资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