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900-1920年外国戏剧作品译改述略.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00-1920年外国戏剧作品译改述略.doc

1900-1920年外国戏剧作品译改述略   摘要:1900-1920年,西方文化及观念大量传入中国,掀起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高潮,编译外国戏剧作品也是其中之一。内容上,初期的编译戏剧作品情节与中国传统戏剧相似,但也有作品保持原著的风格。从原著来源看,编译作品所涉国家众多,并受部分国家影响较大。从编译者来看,当时的许多编译者不仅译编戏剧作品,也涉足其他文学领域。   Abstract: From the year of 1900 to 1920,a large number of Western culture and ideas flow into China,setting off a climax of translation of foreign literary works,compiling foreign dramatic works is among them. In content,the initial compilation dramatic plot is similar to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but also there are works maintain the original style. From the original source,compiling works cover many countries and are influenced by some countries. From the view of compilation translator,they not only translated many compilation series dramatic,also involved in other literature.   关键词:改编;来源国;编译者;外国戏剧作品   Key words: adaptation;original country;translator;foreign dramatic works   中图分类号:I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204-02      1编译作品的内容   1.1 被改编的作品内容与中国传统戏剧保持着密切联系,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欣赏习惯,许多作品具有中国传统戏剧才子佳人和侠客传奇的套路,情节曲折。   这一阶段编译外国戏剧作品与中国传统戏剧保持着密切联系,究其原因有三。   ①当时中国社会处于新文化运动前夕,民众思想比较传统,让观众完全接受西化的作品有难度。   ②当时的作品改编处于起步阶段,无论经验或是技巧还不够成熟,只好朝着中国既有的传统戏剧情节靠拢。除了改编的日本戏剧作品是由留日学生直接改译自日语剧本,其他外国戏剧作品的编译很多来自外国小说的中译版本,而外国小说的翻译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本身并不成熟,戏剧作品的改编起步更晚,改编理念和方式也很落后,基本是编译者从翻译小说中摘取中国观众能接受的情节编成戏剧。林纾1897年开始与人合作翻译的外国小说,成为一些编译作品的来源。如新剧《肉券》改编自林纾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从内容到形式都还不成熟。   ③有些编译者本身是武侠或传奇小说的作家,他们改编外国剧本带着明显的中国色彩。如《迦茵》的作者张冥飞是当时著名的南派武侠小说家,《义侠记》的改编者天宝宫人也经常写一些传奇类的小说,这些作家改编外国戏剧作品时,所选题材所改编的剧本内容与中国观众熟知的传统戏剧接近。   1.2 出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被大量编译的现象。“在中国译介时间较早演出最多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文明戏曾编演过20多出莎氏戏剧,多根据林纾、魏易翻译的《吟边燕语》改编。”[1]1913年新剧《驯捍》根据莎士比亚原著“Taming of the Shrew” 《驯捍记》改编。1914年五幕悲剧《倭塞罗》据莎士比亚原著“Othello”(《奥瑟罗》)编译。1918年共改编了17部戏剧,其中莎士比亚戏剧占了15部,这一年堪称莎士比亚年。究起原因是当时新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盛行翻译西方名著,而在戏剧界,莎士比亚的成就有目共睹,于是所有莎翁名剧皆被编译并搬上舞台,包括最有名的四大悲剧,四大喜剧。   改编莎士比亚剧本的原因一是新文化运动前夕文化界大量引入了新的西方文化和观念,要民主要自由的呼声波及戏剧界,也影响着外国戏剧作品的编译者,他们介绍了许多西方的名著以及最新的作品进入中国。原因二是许多改编者本身具有留学背景,在国外开阔了视野,并编译了许多探讨自由和女性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剧本。这些改编者改编了许多世界著名戏剧,并引进国外最新的戏剧,将诸如自由平等的思想理念带进中国,这些编译作品在内容上就不再完全迁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