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0导__论_古典文献学概论
主讲人:房厚信 联系方式:fang_2308@163.com 导 论 一、 “文献”释义 1.“文献”的起源 “文献”一词,在我国不但溯源甚早,而且有具体内容。 我国文献最早出现于何时,现在很难做出较准确的结论。我们至今尚未发现夏朝的文字和文献实物,根据其它文献判断分析,很可能就是在夏这一历史时期——即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十六世纪,完成了由文字到文献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2.什么是“文献”? “文献”一词的出现稍晚。 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文献观的发展 从词义结构分析 从语义背景分析 (1)从词义结构看:由并列结构向偏义结构转变 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 “献”,贤人,或贤人的口述材料。 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 第三阶段:近现代文献的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偏重于文。 第一阶段:代表人物的观点 第二阶段:代表人物的观点 第三阶段:代表性的观点 (2)从语义背景分析 文献具备三个属性 物质载体 相应符号 知识信息 这三个要素中,文字是第一位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讨论:你认为哪些东西可以称之为文献,出土文物是文献吗? 文献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但并非具备此二条件的都是文献,如一些没有铭刻文字古器物,是考古学家研究的对象,并不属于古文献。 文献的分类 就时代而言,有古代文献、近代文献、现代文献、当代文献; 就学科的角度而言,有语言文献、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医学文献、法律文献、经济文献、宗教文献、科技文献等; 就文献组群看,可分为出土文献、敦煌文献、地方文献等。 二、文献学及其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 亦即广义的校雠学,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章学诚《校雠通义》:“校雠之义,概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辩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 1923年梁启超首创“文献学”之名,他认为“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928年郑鹤声、郑鹤春在《中国文献学概要·例言》中说:“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1953年王欣夫:“既称为‘文献学’就必须名副其实,至少要掌握怎样认识、运用、处理、接受文献的方法……本课定为三个内容:一、目录,二、版本,三、校雠。”王先生认为讲授文献整理方法的学问,即文字、音韵、训诂加上版本、目录、校勘为文献学。 研究对象 1919年以前产生的用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古典文献。 广义上:从甲骨文、金文、简策、帛书,发展到写本、刻本、活字本,直到近代的铅印本的文献积聚和散佚、收藏和流通整个情况,以及每个历史时期文献的整理和分类,对古籍文献进行考证等,这些都属于文献学研究的范畴。换句话说,一切对于古籍文献的研究都属于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范围。 狭义上:主要是指古典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典藏、注释、辑佚等方面的学问。主干知识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三部分。 实际上,古典文献学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古典文献的理论研究; 二是古典文献整理与利用的实践。 发展趋向 分支文献学 专科文献学 1.文学文献学 2.文学批评文献学 3.文献目录学 …… 三、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内容 文献本体的研究 文献的实证 文献的解释 文献的整序与典藏 文献的编纂 文献的传播 文献的检索 检索即通过对古籍文献进行检索,从而获取其中的有用信息的一种方法。 纸文献检索 电子文献检索 四、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意义 继承文化遗产 文献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清人张之洞曾告诫青年学子: “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 (《輶轩语·语学·论读书宜有门径》) 研究方法之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国史界浩如烟海之资料,苟无法以整理之耶,则诚如一堆瓦砾,只觉其可厌;苟有法以整理之耶,则如在矿之金,采之不竭,学者任研治一部分,皆可以名家,而其贡献于世界者,皆可以极伟大。”(《中国历史研究法·序》) 强烈的当代意义 从读书上来讲,可以明版本、精校勘、知源流;从写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企业财务管理专题研究:成本控制.docx VIP
- DB3210T 1206-2025 互联网医院诊疗服务管理规范.pdf VIP
- 2024年新改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精编知识点(新教材).doc
- 励磁培训书(第4版最终版)精品.docx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考前冲刺)】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内科学肺栓塞教案.ppt VIP
- 2025杭州市房屋租赁合同(官方范本).docx VIP
- 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附答案).doc VIP
- 基础会计:原理、实务、案例、实训(第七版)课件 第1章 总论.pptx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