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钟吕水利枢纽复合土工膜防渗面板堆石坝设计计算书_大学论文.doc

钟吕水利枢纽复合土工膜防渗面板堆石坝设计计算书_大学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钟吕水利枢纽复合土工膜防渗面板堆石坝设计计算书_大学论文

目录 第一章 调洪演算 4 1.1洪水调节计算 4 1.1.1洪水调节计算方法 4 1.1.2.洪水调节具体计算 4 1.1.3.方案选择 8 1.2 防浪墙顶高确定 8 1.2.1设计洪水位+正常运用情况 8 1.2.2正常蓄水位+正常运用情况 9 1.2.3校核洪水位+非常运用情况 10 1.2.4防浪墙顶高程的确定 11 第二章 L型挡墙计算 12 2.1 L型挡墙尺寸设计 12 2.2工况分析 12 2.2.1 L型挡墙完全露出在水面以上 12 2.2.2 L型挡墙在设计洪水情况下 13 2.2.3 L型挡墙在校核洪水情况下 15 2.3 基础承载力验算 16 2.4 抗滑稳定验算 17 2.5 抗倾覆验算 18 2.6 配筋计算 18 第三章 坝坡稳定计算 21 3.1坝体边坡拟定 21 3.2堆石坝坝坡稳定分析 21 3.2.1计算公式 21 3.2.2计算过程及结果 21 第四章 复合土工膜计算 23 4.1复合土工膜与垫层间的抗滑稳定计算 23 4.2复合土工膜的应力校核计算 23 第五章 趾板设计 26 5.1设计趾板剖面 26 5.2趾板剖面的计算 26 第六章 副坝设计 28 6.1 副坝顶宽验算 28 6.2 强度和稳定验算 28 6.2.1 荷载计算 29 6.2.2 稳定验算 29 第七章 拦洪水位确定 30 7.1洪水调节原理 30 7.2隧洞下泄能力曲线的确定 30 7.3 P=5%洪水调洪计算 31 7.4计算结果 32 第八章 施工组织设计(专题) 34 8.1主体工程量计算 34 8.1.1 计算公式及大坝分期说明 34 8.1.2 计算过程 35 8.2 工程量清单计算 37 8.2.1 堆石坝工程量计算 37 8.2.2 副坝工程量计算 38 8.2.3 趾板工程量计算 40 8.2.4 L型挡墙工程量计算 40 8.3堆石体施工机械选择及数量计算 40 8.3.1 机械选择 40 8.3.2 机械生产率及数量计算 40 8.4 开挖机械选择 42 8.5混凝土工程机械数量计算 42 8.5.1 趾板 42 8.5.2 L型挡浪墙 42 8.5.3 素混凝土及无砂混凝土 42 8.5.4 副坝 43 8.5.5 混凝土工程机械选择数量计算 43 8.6 导流隧洞施工计算 43 8.6.1 基本资料 43 8.6.2 开挖方法选择 43 8.6.3钻机爆破循环作业项目及机械设备的选择 44 8.6.4开挖循环作业组织 44 参考文献 47 附图一: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 48 附图二: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49 附图三:设计洪水过程线(P=2%) 50 附图四:校核洪水过程线(P=0.1%) 51 附图五:调洪演算Q~H曲线(设计) 52 附图六:拦洪水位确定 54 附图七:0.4mm土工膜厚度验算 54 附图八:0.6mm土工膜厚度验算 55 第一章 调洪演算 1.1洪水调节计算 1.1.1洪水调节计算方法 利用瞬态法,结合水库特有条件,得出专用于水库调洪计算的实用公式如下: (1-1) 式中 ,— 计算时段初、时段末的入库流量,m3/s; ,— 计算时段初、时段末的平均下泄流量,m3/s; — 时段初、时段末水库蓄水量之差,m3; — 计算时段,一般取16小时,本设计取4小时。 即在一个计算时段内,入库水量与下泄水量之差为该时段中蓄水量的变化。 1.1.2.洪水调节具体计算 由于本设计中资料有限,仅有p=2%、p=0.1%的流量及相应的三日洪水总量,无法准确画出洪水过程线。设计中采用三角形法模拟洪水过程线。根据洪峰流量和三日洪水总量,可作出一个三角形,根据水量相等原则,对三角形进行修正,得到一条模拟的洪水过程线,如图1-1,图1-2 。 根据本工程软弱岩基,选用单宽流量约为20~50m3/s,允许设计洪水最大下泄流量245m3/s,故闸门宽度约为4.9m~12.5m,选择四种宽度进行比较,假定堰宽分别为m、m和1m,并假定两个堰顶高程,由于假定的堰顶高程比较接近,故根据公式求得的也非常接近,所以每个堰宽中只选择一种堰顶高程及其相应的作出H~Q关系曲线。 正常蓄水位27m,对应库容为万m3。 通过洪水资料,作出设计情况和校核情况下的洪水过程线;假定堰高、堰宽,确定各情况下的起调流量;假定不同的下泄流量q,由洪水过程线求出库容V,由库容V,查水位-库容曲线,找出相应的水位H,从而,对于每一组情况下可作出一条Q~H水位上升曲线;根据公式,又可作出一条Q~H泄流曲线;对应于每一种情况,可从Q~H图中确定相应的Q和H值。 1.1.2.2计算公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包含各种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