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什么是“新宋学”.doc
为什么是“新宋学”
就中国的政治学术大传统而言。实际只有“经统”和“史统”两端。三代以上,“经”体“史”用,“经”主常而“史”噘变,“经”以道论而“史”以事言;体甩一源。道器不离。三代以下,治出于二,“经”、“史”遂亦分途。秦末汉初,经学家尚不相应于时势的骤变,竞倡“革命”之说;史学家长于观变,反倒能以“变”为“常”。所以东汉以降。“史统”尊于“经统”晚清公羊家、宋明诸儒,最初皆有意于重返“经统”之“道”而立“常”,但前者师心自用,不期于事上酿成大“变”:后者自出机杼。却与人情暌隔致使劳而少功。口清代朴学的规模大致是本着“古典学”(classics)的态度建立起来的。因此清末民初承其遗风的“国学”主要是“古文献学”,类乎欧西的东方学如埃及学、亚述学等等,有些地方甚至不如欧西的“汉学”(Sinology)。因为除去一部分学院派研究外,欧西的汉学还是有其政治、外交方面的意图的。至于欧西自身的“古典学”――吉希腊、罗马研究,虽说由古典欧罗巴迄于近现代,欧洲世界早已是沧海桑田,可是其思想和政治、法律传统却是连续的:这一点常为部分满足于耳食的治国学者所忽视。
一
1943年,陈寅恪以类似“谶语”的方式首次提出了“新宋学”的概念,认为“吾国近年之学术,如考古历史文艺及思想史等,以世局激荡及外缘薰习之故,咸有显著之变迁。将来所止之境,今固未敢断论。惟可一言蔽之日,宋代学术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是已。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其实,十年以前,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已经提到过一个外延稍窄的“新儒家”,语气中同样不乏“作谶”的味道:“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此后,差不多的意思,陈寅恪几乎每隔十年便重提一次,如“新儒学”(1954年《论韩愈》)及“天水一朝之文化”(1964年《赠蒋秉南序》)等等。严格说来,上述几个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两方面都略有出入,并不完全重合。但考虑到陈寅恪主要是一位历史学家,而且提出上述概念时又都有特殊的语境,这里正不必胶柱鼓瑟,以辞害义。故而本文径直将上述几个略具差别性的概念看做异名同谓,而以“新宋学”一词涵括其余,视之为陈寅恪的学术文化理想之所系。
长期以来,陈寅恪的史学大师地位是由其一系列史学考据论著确立的;他掌握的语言文字种类之多及其对比较语言学的重视,致使部分学者誉之为学统上承袭朴学家法而“更上一层”者。当然,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如陈门弟子王永兴和自认私淑的牟润孙都认为陈寅恪的学统渊源于宋贤史学,而尤以司马光、欧阳修为祈向。20世纪90年代,文学史大家程千帆一次在与学生论学时谈到:“陈寅老以一考据家的面目出现,谈论的实际上是文化的走向问题”,“陈寅老的走向更近于梁启超,而远于王国维”,“陈寅老不是纯粹的考据”。同时指出顾颉刚与陈寅恪的距离在顾“没有能够把学问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那么,是什么样的学术思考和民族文化情感或策略,使得陈寅恪对“宋学”三致意焉的呢?
十多年里,学术界讨论“新宋学”的论著时有所见;由著名学者饶宗颐题签的《新宋学》刊物也早已陆续出版发行。大家关注较多的是“宋学”;一个很有意思的倾向是尤其注意对“宋学”和宋代“(新)儒学”的甄别,仿佛竭力避免将陈寅恪的身份误置于理学家行列。也有兼及宋史的,留意到宋代虽说国力不振,社会结构却有了全新的变化,文化学术更已臻于灿烂成熟的阶段。更有着眼于“宋学”本身的,强调有宋一代学术,除史学、理学和经世学三支外,旧经学的整理首开疑经风气,又启后世辑佚、集解、纂疏诸撰述体例;地方志书,到宋代始有定体;古器物考证,也是到了宋代才奠定基础的;古文献学方面,举凡文字、声韵、训诂、校勘、版本、目录诸学,宋人皆取得极大的成就;天文、历法、医药、算学乃至土木建筑工程,宋代亦有长足的发展。换句话说,就学术规模而言,清代朴学不过得“宋学”的一体而后出转精罢了。客观地看,上述种种,在陈寅恪形成其“新宋学”的时候,理应各有其位置。然而怎么来理解陈寅恪“造极于赵宋之世”的“造极”二字呢?显然,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准确把握陈寅恪的“宋学”观;澄清了陈寅恪心目中的“宋学”,陈寅恪的“新宋学”之谶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
晚清之际,神州鼎沸。乾嘉朴学号称“实学”,却不足以应世,今文经学,尤其是公羊学一派遂乘势崛起,一时间甚嚣尘上。从内在理路看,自常州派今文经学起,这一系的学说似乎是循朴学所尊崇的“汉学”而由东汉上溯至西汉,但也不尽然。晋以后沿用至今的“四部”之名暂不细说,就中国的政治学术大传统而言,实际只有“经统”和“史统”两端。三代以上,“经”体“史”用,“经”主常而“史”顺变,“经”以道论而“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翻译探讨.doc
- 中西方现代及后现代艺术发展观念的比较研究.doc
- 中西音乐审美意识教育探讨.doc
- 中距离无线短信传输器.doc
- 中路安徽庐剧的传承现状及其变迁调查报告.doc
- 中远集团“以人为本”凝聚员工力量.doc
- 中远集团为航运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doc
- 中远集团承担的首批大陆援台救灾活动板房装船启运等.doc
- 中远集团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领军者.doc
- 中远集团:500项指标量化可持续体系.doc
- 抢分秘籍10 带电粒子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偏转和交变电电场中的应用(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解析版) -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和动量问题(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6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综合应用(三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5 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二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