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父母的爱.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验父母的爱

—初中生的亲子教育 体验父母的爱 学生特点 现实状况 对亲子关系的阐述 文本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等。 青春期教育的缺乏,很多青少年对自己生理上、心理上的变化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好、亲子关系不好等情况。 亲子交往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人们人际关系中最持久、最重要、最激动人心的关系。 设计理念 认知 人格 技能 情感 并列 教学目标 1.了解自身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了解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赋予生命,父母养育成长。 认知 1.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 2.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 3.学会理解亲子之间“爱的冲突”。 包含 免费提供 情感 1.学会换位思考,克服逆反心理; 2.学会化解矛盾的方法,掌握与父母交流的技巧。 使自己在此次亲子教育中心理能够和谐地发展,潜能能够充分发挥,并进行人格的健康塑造。 技能 人格 1.体验父母的爱。 2.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教学重点 1.理解“爱的冲突”。 2.怎样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教学难点 故事导入 了解自己 了解父母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教学进程 一、故事导入 小谢是初三年级的学生,在最近的一年里,她与妈妈的矛盾愈演愈烈。经常没来由地就与妈妈吵架,只是说几句话就会冒火,甚至摔东西,或者干脆来个离家出走几天。而且现在小谢的穿着特别的时髦,消费也很高,追求名牌。在学校,成绩也是不如以前。妈妈很是担心,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看到女儿这样就一肚子的火,经常责骂她,说些特别打击小谢的话,比如:“你看你,一副没出息的样!”她会不定期地搜查女儿的房间,规定女儿必须听从她的安排。小谢有时甚至几天不回家,回来妈妈问她,她就说:“你少管我,我就是没出息!”就这样,母女就像冤家,吵吵闹闹。 思考: 1.小谢与母亲的关系如何; 2.小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3.自己是不是也有跟小谢类似的反应或倾向。 二、简要介绍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了解自己) 青春期(11、12——18岁)是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的形态、生理、内分泌及心理和行为的突变阶段。在青春期,不仅身体生理发育呈现第二次生长高峰(第一次生长高峰是新生儿至婴儿期)状态,而且心理发展也表现出日新月异的特点。 1.青少年力求实现同一性 2.青少年依恋关系的变化 3.青少年认知的改变 1.青少年力求实现同一性 1.1青少年实现自我的同一  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变化和性成熟的过程,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体验,也感到周围人对他们的新的反应。他们将力求发现自己现在的真实情况以及将来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伙伴的来往,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也使青少年扩大了自我活动、自我探索的空间。他们也要弄清世界是什么样子、社会又是什么样子等问题。在这种不断认识和探索中,使理想的我逐步接近现实的我,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的统一。 1.2青少年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发展 青少年早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自父母,他们的自尊感基本上来自父母对他们的看法。当进入中学这个较广阔的世界以后,同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他们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评价,并试图把这些价值和评价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 这一情况容易使青少年产生心理封闭、行为冲动、情绪两极化、反感一切事物等现象。 2.青少年依恋关系的变化 2.1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与家庭的联系逐渐疏远,对父母的权威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反抗行为。他们要摆脱家长和其他成人的监护,摆脱由这些成年人规定的各种形式的束缚。由于价值标准受到同辈和社会的影响逐渐大于来自父母的影响,因此,当青少年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摆脱家庭束缚的倾向。 2.2青少年伙伴关系密切  同龄人、伙伴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进入青春期,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展,青少年对家庭的依恋逐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等相互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在伙伴关系中,同伴之间对共同问题的讨论及反面的经验提供了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一变化容易使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孤傲自大、与父母亲关系不好、盲目从众等现象。 3.青少年认知的改变 青春期的思维更加完善了,进入抽象思维阶段,即已懂得试验、假说、推论这类形式化的思考,运用理论来推想因果关系,开始懂得处理复杂的信息或资料。并学会自我批评,各个方面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有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