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中国史学史要点
《中国史学史》讲义 导 论 中国史学史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至今已经历了80多年的历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史学也是如此。所谓中国史学史,就是中国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为更好地学习中国史学史,我们得先了解和弄清一些史学史的相关问题。一、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二、中国史学史的性质和任务;三、中国史学史的分期和特点;四、学习和研究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一 史、历史 二 史学、史学史、史学意识 一、史、历史 (一)史 学习、研究和讲述中国史学史,处处会碰到一个“史”字,而不同时期“史”之含义并不一样。“史”之含义最早是官名,是广泛意义的官名,许多文武官都称史。后来成为专门掌管历史的人的专用名,即史官。专门掌管历史的史官在甲骨文中就有,称为“尹”、“史”、“作册”、“卿史”、“御史”、“西史”等。职责是记录时事、起草公文、保管文书。史官是最早的文化人,即知识分子,他们负有读书、藏书、写书、献书之责。我国古代史学之所以如此发达,是与我国古代史官设置之早、地位之尊、史官制度之健全分不开的。在秦以前,“史”一般不是指书,而是指人,如“良史”是称好的史官、优秀的史官。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予“史”以新的含义:史书、史事、史学等。如:把历史记载称为史,“史之阙文”、“其文则史”。但直到东汉以前,史都是称人和事的,而不是史书的名称。 最早史书的名称是书。《诗》、《书》、《礼》、《乐》中的《书》(《尚书》)就是记载历史的书。这种称法被沿袭,如《太史公书》、《汉书》、《宋书》、《唐书》,直到北宋前,绝大多数史书都称书。此外,史书也称“纪”、“春秋”、“志”之类。 史书被称为“史”是从东汉末年刘若《小史》开始的。其后,梁武帝编《通史》、许享写《梁史》、唐李延寿撰《南史》、《北史》。但这时官修的著作还称书,如唐修八部“正史”中的《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等。自北宋时修《五代史》称“史”,后来史书才普遍称史。 (二)历史 中国古代没有“历史”这个双音节的词,历和史不相连,“历”是经历、经过;“史”是史官。到清朝万斯同写《历代史表》而不是“历史年表”。古书中偶尔有历与史相连的。如“历史不与云非”意思是历代的史书,而不是专门的名词。 最早将“历”与“史”二字连用是《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吴使赵咨向曹操称颂孙权时说:“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这里的“历史”,仅仅是指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历”仍然是已经过去的意思,作为修饰“史”用,属于偏正结构的名词词组。还不是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历史”之含义。 清末设学堂,出现历史课,“历史”之词是从日本来的。1860年,福泽谕吉用中文“历史”一词翻译西方概念中的history。其后,黄遵宪(1889年)、梁启超(1896年)将“历史”一词介绍到中国来,并作为固定的词汇普遍使用。 (一)史学 中国的史学起源很早,在从事历史记载和编写历史书中产生了史学。殷朝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历史记载。但史学名词出现较晚,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石勒设“史学祭酒”,是掌管历史的官。“祭酒”,本义指老者、长者,转意为功高者。“史学祭酒”即史官中的领头人物。南朝时刘宋义帝在政府设了四学“儒、玄、史、文”,史学由著名史学家何承天主管,后来四学改为四科。唐初,史学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中唐,史学成为科举取士的名目。其范畴和内涵日益丰富。 史学与历史不同。历史是历史事实、历史本身;史学是怎样研究历史的学问。但通常人们都称历史,实际上客观历史是历史的第一个意义,史学(历史学)是历史的第二意义。 (三)史学史 史学史是史学发展的历史。最早研究历史著作的是班彪,他要“斟酌前史而讥正得失”,对史学史有研究。后来刘勰、刘知已、郑樵、章学诚等都研究史学史。但都没有把史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史学史之词起于近代。梁启超是史学史学科的倡导者和奠基人。1922年著成《中国历史研究法》,有《过去之中国史学界》一章,概括论述了中国古代史学从起源到清代二千年来的发展轨迹,是近现代最早系统论述中国史学史的专文.1926—1927年,撰成《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倡导研究史学史,有《史学史的做法》一节专讲怎样作史学史,探讨了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问题,认为中国史学史应注意四方面问题:史官、史家、史学的成立及发展、最近史学的发展趋势。是一篇编写史学史的提纲。所以史学史之学科的历史不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T_CTSS 98.3-2025 贵州省望谟八步茶 第3部分:红茶加工技术规程.docx VIP
- 机械设备的安装规范及技术要求.docx VIP
- fw8bene-免税表格W-BEN8的新版w-ben8e.pdf VIP
- 叉车作业人员培训记录表10篇.pdf VIP
-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无菌技术.pptx VIP
- 高级微生物学(第二版)课件 6、7 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现代微生物生态学.ppt
- Unit 1 Happy Holiday第4课时(Section B 1a-1d)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吉林白山事业单位考试笔试含答案2024.docx VIP
- T_CTSS 98.1-2025 贵州省望谟八步茶 第1部分:生产加工基本要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