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从80年代初在四川阿坝壤塘藏族居住区发现饮茶型氟中毒以来,许多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被相继发现报道,主要集中在有饮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地区,如四川的阿坝、甘孜以及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发病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哈萨克族、裕固族、回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等,其人群氟斑牙检出率大部分在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多,氟斑牙指数大部分大于1,有的高达3以上,属于中、重病区,藏族地区病情较蒙古族地区病情重 砖茶含氟量显著高于一般茶叶 ,有 92 .4 %的砖茶样品含氟量在 5 0 0~ 80 0 m g/ kg范围内。砖茶氟摄入量愈高 ,氟斑牙和氟骨症愈重 ,但受营养因素影响。饮砖茶水的少数民族 ,每人每日茶氟摄入6~ 16 m g,平均为 12 mg左右。蒙族每人每日摄砖茶氟 4 .19mg,可不发生氟骨症 ,6 .6 2 m g可发生 度氟骨症 ,大多数少数民族每人每年饮用砖茶 5 kg,如果砖茶含氟量限制在 30 0 m g/ kg以下 ,平均每人每日摄氟量不超过4 .1m g,这样可以避免大多数人发生氟骨症 * 有实验证实了茶树的这一生物学特性,在茶树根部施以氟、砷等微量元素,一段时间后采摘茶树叶片作氟含量测定,结果发现茶树叶片中的氟含量与所施氟化物成正相关,而砷等微量元素则检测不到 预防措施 选择适宜水源 饮水中砷超过0.01mg/L , 应另选水源 饮水除砷 混凝沉淀和过滤法除砷(石灰法) 加混凝剂硫酸铝、明矾等混凝沉淀 控制煤烟污染 限制高砷煤的开采和使用 改良炉灶减少室内空气砷污染 地质环境和土壤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il 地质环境与疾病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iseases 土壤与疾病 Soil and Disease 土壤污染来源、种类及方式 来源 工业污染:工业“三废”、汽车废气 生活污染: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生活污水 农业污染:农药、化肥 种类:生物性、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物 方式 水型污染:多因污水灌溉所致。 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废渣、 生活垃圾、 生活粪便、化肥、 农药 气型污染:沉降、降水 土壤污染的特点 影响的综合性:直接和间接 危害长期性、潜在性 污染物变化的复杂性 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生物性污染 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引起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 引起破伤风和肉毒中毒 化学性污染 镉污染:痛痛病 铊污染 农药污染 …… 镉 Cadmium 常与锌、铜、铅、锰等共存, 所以在这些金属的精炼过程中都可排出大量的镉。 镉很易造成环境污染:空气、 水、 土壤、 食物等环境介质。 粘土和有机质多的土壤,很易造成镉的富集,且多蓄积在表层,有些植物对镉有选择性吸收,最终使食物中含有很高的镉。 有些植物对镉具有选择性吸收:水稻、苋菜、烟草 水体中,贝类等是镉的蓄积场所。 镉在环境中的迁移 污水 水体 水生物(水体) 污水 土壤 植物(谷物) 动物 某镉污染区稻及鸡组织中镉平均含量 样品名称 对照区(mg/kg) 污染区(mg/kg) 稻米 0.06 0.71 肌肉 0.29 0.12 肝脏 0.26 1.53 肾脏 1.07 4.75 镉的毒理 吸收 吸入和消化道途径 分布 可分布到全身各个器官,但不通过胎盘屏障 蓄积 肝肾组织(约人体吸收镉的50%),肾皮质的镉含量比总肾镉含量约高50%,在肾组织中能破坏肾小管,影响重吸收功能在肝脏中能置换与巯蛋白结合的锌,而使代谢紊乱。 半减期 16-33年 痛痛病Itai-Itai disease 潜伏期 长达10-30年,一般 2-8年,多为40岁以上多胎生育的妇女。 症状 痛、腰、膝关节全身刺痛,止痛药无效。 在轻微外伤下发生多发性病理性骨折 患者被迫长期卧床,但没有褥疮, 身长缩短,重症可缩短20-30 cm。 同时有骨质疏松 骨骼变形 痛痛病Itai-Itai disease 原因: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因锌冶炼厂排出的含镉废水,使周围地区水、鱼及水稻受到污染。 1952年河里的鱼开始大量死亡 1955年,两岸的居民开始出现一种怪病,全身剧痛难忍,不能行动。 后果:痛痛病患者数百人,死亡34人。 年代:1955-1972 痛痛病(itai-itai disease) 病 因 废水 土壤 稻米 人体 痛痛病主要临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