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2+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原卷版).doc
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1.秦国以法律的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表明国家的着眼点在于( )
A.重视农业生产 B.推行重农政策
C.发展小农经济 D.保护农民利益
2.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是连续第13年聚焦“三农”的文件,我国政府在三农方面的投资已超1万亿人民币,用世界上1%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农业发展靠政策是古今人们的共识,下列与历史上三农政策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郑国渠
B.“井渠”灌溉方法在汉代关中已出现
C.筒车于隋唐时期已在长江流域使用
D.清代王景成功治理黄河
3.宋朝的户籍制度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划分城市户口与乡村户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等级观念的影响 B.城市经济的发展
C.征收赋税的需要 D.社会管理的需求
4.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是淮河跟秦岭一线。据美国学者贾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然而到了宋朝,考中进士淮河以南却占了95.2%。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源于( )
A.丝绸之路的衰落 B.政治中心的转移
C.程朱理学的兴起 D.经济重心的南移
5.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三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6.《数字中国-2016》:“从城市建制、城市功能、城市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宋代的城市化远超其他王朝。城市人口比例达前所未有20%,而后世就连清朝嘉庆盛世也只不过7%,民国只有10%。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开封人口达150万,远远超过当时的伦敦的10万。”下列与宋代城市化增长无关的因素是( )
A.古代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繁荣
C.海外贸易与货币经济的发达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扶植
7.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
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
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
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
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
8.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1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com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9.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10.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国家“重商”政策确立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易错起源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2016·高考全国乙卷)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016·高考全国甲卷)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1.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农业起源
①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②耕作方法:实行刀耕火种。
③工具有石、木、骨器。
④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周——奠定农业社会基础
①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②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
③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④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3)春秋战国——传统农业初步形成
①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②生产技术:注意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③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④经济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4)秦汉至宋元——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三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章末复习三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专题五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章末复习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有序数对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一相交线与平行线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2+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解析版).doc
-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原卷版).doc
-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解析版).doc
-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人文思想(原卷版).doc
-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5+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卷版).doc
-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5+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版).doc
-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原卷版).doc
-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解析版).doc
-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7+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原卷版).doc
-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7+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解析版).doc
最近下载
- 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小题综合解析-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pdf VIP
- (2025)小学生诗词大会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docx VIP
- 临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与抗糖脂抗体相关性研究进展 .pdf VIP
- 2025年钛铁项目建设总纲及方案.docx
- AB-罗克韦尔PowerFlex755变频器操作说明.pdf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含课件.pptx VIP
- 2025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小学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8D方法培训教材(158页).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