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原卷版).docVIP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原卷版).doc

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专题0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艺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同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属于(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2.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是指(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3.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粱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 A.课程设置多样化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向社会下层扩展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4.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孔子创办私学 B.齐国设“稷下学宫” C.汉武帝设立太学 D.隋朝开创科举制 5.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来源:.com“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  ) A.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B.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 C.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6.“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该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 A.重建儒学的价值信仰 B.成为封建统治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7.九一八事变后,民国史学家发扬传统史学精神,大力构建新民族主义史学,以从文化意识形态上宣扬反击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重要性。这里的“传统史学精神”最有可能源自(  ) A.原始儒学 B.南宋史学 C.宋明理学 D.前清史学 8.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9.“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 A.宋应星撰写了具有世界影响力《天工开物》 B.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窦娥冤》《西厢记》等作品问世 10.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com A.孟浩然 B.杜甫 C.李白 D.王维 易错起源1、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从受冷遇到官方独尊1.(2016·高考全国乙卷)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1.儒家——君主该如何做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仁”“克己复礼”。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3)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认为“人之性恶”。 2.道家——什么是理想的生活 (1)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状态。 (2)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法家——该如何强化君主权威 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以法治国,实行君主专制,倡导及时变法革新。是秦国实现统一的理论依据。 4.墨家——草根的呼声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二、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 1.汉初——黄老之学 汉初休养生息、巩固政权,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黄老之学受推崇,但汉武帝时已日益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2.董仲舒——新儒学 (1)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