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论说文的翻译
* 一、文言文的常见文体及其特点 二、文言虚词 文言文的常见文体及其特点: 就语言形式来说,古代文体可分为韵文、骈文、散文三个大类。 其中古代的散文可分为史传文、论说文、杂记文、应用文等四类。 论说文 论说文是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它要求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论证。春秋战国时期,论说文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阶段。所谓“诸子百家”都属于论说文的范围,当时的论说散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语录,如《论语》、《孟子》主要是记录孔子、孟子平常的言论。另一种是论文集,如《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从秦汉开始,论说文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单篇论文,体裁也趋向多样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论 “论”的议论方式以论证为主,这种体裁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体裁的特点。西汉初年贾谊的《过秦论》是较早出现的单篇论文; 南北朝范缜的《神灭论》、宋代苏洵的《六国论》等。 (2)说 “说”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义理。如韩愈的《师说》是阐明师这种职业的道理;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是阐明捕蛇者为什么要以捕蛇为业的道理。 如周敦颐的《爱莲说》。 (3)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但好的寓言都应该富有哲理性。先秦诸子的哲学论文中已有大量的寓言,如《庄子》中的“庖丁解牛”,《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等。唐代柳宗元的《三戒》也是著名的寓言。 其它体裁还有:奏议、辩、原、书信、赠序。 文言虚词 1、之 “之”在文言文中可用作代词、助词、兼词和动词等。 A、代词 “之”作代词,既可作人称代词,也可作指示代词。 例:吾得兄事之。(《史记》) I will treat him as respectfully as I treat my elder brother. “之” 指代 “他” B、助词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或修饰关系,相当现代汉语的“的”。英译时,可根据 上下文酌情处理。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只有语法意义,可以不译。 例:秦之间言曰: “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史记》 ) Then the spy sent by Qin spread a rumor, saying: “Qin has only one thing to worry about. They are afraid that Zhao Kuo, son of Zhao She, might come out to command the army. ” 第一个“之”表示领属关系,译成过去分词短语;第二个“之”无实意;第三个“之”表示领属,以 同位语译出。 C、兼词 代词兼介词,相当于“之于” 。 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Guizhou was a place where donkeys were not bred.A man full of fancy ideas shipped one there,but when it arrived he found it was not of much use.Therefore,he took it to the mountain area and left it there. D、动词 “之”作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到”“往” 。 如: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 “之善”意为“走上善的道路” ;第二个“之”为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指代“贤明君主” 。 因此可译 为: Then when he entrusts his people to take the virtuous road, they will naturally obey and follow. Ask: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之”起了什么作用?) He who loves others is constantly loved by them. He who respects others is constantly respected by them. 2、者 “者”也是常见文言虚词,可作代词、语气助词。 A、代词 “者”作代词,不能单独使用,必须附在词或词组后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英译时,与“的” 字结构译法相似。 如: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The speaker is not to be blamed and the listener should be warned by the words. B、语气助词 1)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Chen Sheng was a nat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