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管理-泰州市教育局
农村初中数学学科分层走班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叶新和 泰州市许庄初中 孙玉山 泰州市许庄初中 二0一六年八月 1. 现实要求:由于许庄初级中学地处城郊结合部,相当部分优等生流失严重,同时外来务工子女多,因而学生的个别差异很大,往往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跟不上的现象,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课题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早在2013年春学期校长孙玉山就提出能否让学生分层辅导的设想。在期末复习期间,学校与七年级各位主科老师商量,让学生在中午辅导和下午辅导期间分层走班上课。由于探索时间较短,期末效果不够明显,但大家一致认为方法可行。后来学校担心七年级数学整体由于基础太差,会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期望数学组能够先行教改探索。叶新和主任与备课组长朱素芹老师商量,都觉得可以试一试分层。真正开始是从2014年六月份期末开始的,在课题申报之前。而且今年泰州市教育局正式要在高中试点,可见我们课题已走在了前列。 3. 研究基础: 1. 该探索已经于2014年9月成为泰州市学校微创新优秀实践案例。 2. 2015年9月份在高港区“一校一品”活动中面向全区中小学进行了展示,得到张宏泉局长为首的领导、专家的肯定与赞赏。 。 3. “农村初中数学学科分层走班的实践研究”已经成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主持人:叶新和、孙玉山,编号:E-b/2015/13 4. 主持人叶新和在2015年12月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网站凤凰数学网特级、教授级、编辑群里作为主讲人作了“初中数学分层走班的实践”讲座,课题研究核心成员朱素芹作为特邀嘉宾参与研讨 1. 分层走班: 分层走班是以人为本思想以及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表现,从操作层面讲,分层指对某一年级的学生按照知识基础进行一定的分层,通常分为A、B、C三个层次,各层次相对集中;走班是指在某一固定班级,由固定的教师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课堂练习的教学方式。因此分层走班是按照学生的接受水平与能力分层不同层次,同一层次学生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班级由固定老师授课的教学形式。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2.农村初中数学学科分层走班的实践研究: 我校为农村初中,在数学学科组进行分层走班的探索已有两年多。本课题以为,农村初中数学学科分层走班的实践研究是通过探索与实践,试图回答: (1)影响数学学科分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对各层级学生如何进行管理? (3)对各层级学生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4)对于参与分层走班的学生以及实验教师如何进行评价等一系列问题。 1.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早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各种能力分班(组)分层教学形式开始在美、德两国出现并普遍被采用。诸多国家在分层教学实践上呈现出受美国影响繁荣与多样化态势。近些年来的国外分层教学不但形式趋于多样,而且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也更趋于科学化、个性化和全面化,分层教学目标设计也趋于成熟。 三、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各地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像北京十一学校英语学科分层教学。90年代初上海率先提出实验,建平中学在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993年福州八中英语学科的教育实验,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东莞塘夏理工学校1999年实施以升学和就业进行分层的教学实践。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在英语、数学两学科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 3. 总体来讲,分层教学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为 了适应新的高考模式,各地的研究基本在高中学 段进行,而且不少是对于选修科目进行走班,在 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对于课标规定的内容,基 本上还没有人进行过实践。我校数学学科组已经 进行了近3年的实践研究,实验教师相互间多次 进行了沟通,形成了不少过程性资料以及一些理 论与实践方面的初步成果。 1. 进行影响分层因素的研究。 可以从学生的因素、教师的因素、家长的因素、社会的因素、环境的因素考虑合理分层的研究。 2. 进行研究各层级学生的管理策略研究。 由于各层的学生素质、习惯、基础不同,针对各层学生的特点形成不同的管理策略的研究。 3. 进行各层级学生的教学策略研究。 由于各层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不同,各层实验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4. 进行合适学习方式探索的研究 为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如何改进其学习方式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及其子课题设计 5. 进行分层走班中对学生的评价研究。 通过课堂、作业、测试等综合方法对各层级学生形成新的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6. 进行对分层走班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