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穆“书法雅言”原文与译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穆“书法雅言”原文与译文

项? 穆《书法雅言》原文与译文(节录) 原文: 书统 河马负图,洛龟呈书,此天地开文字也。羲画八卦,文列六爻,此圣王启文字也。若乃龙凤龟麟之名,穗云科斗之号,篆籀嗣作,古隶爰兴,时易代新,不可殚述。信后传今,篆隶焉尔。历周及秦,自汉逮晋,真行迭起,章草浸孳,文字菁华,敷宣尽矣。然书之作也,帝王之经纶,圣贤之学术,至于玄文内典,百氏九流,诗歌之劝惩,碑铭之训戒,不由斯字,何以纪辞。故书之为功,同流天地,翼卫教经者也。夫投壶射矢,犹标观德之名;作圣述明,本列入仙之品。宰我称仲尼贤于尧、舜,余则谓逸少兼乎锺、张,大统斯垂,万世不易。第唐贤求之筋力轨度,其过也,严而谨矣;宋贤求之意气精神,其过也,纵而肆矣;元贤求性情体态,其过也,温而柔矣。其间豪杰奋起,不无超越寻常,概观习俗风声,大都互有优劣。明初肇运,尚袭元规,丰、祝、文、姚,窃追唐躅,上宗逸少,大都畏难。夫尧、舜人皆可为,翰墨何畏于彼?逸少我师也,所愿学是焉。奈自祝、文绝世以后,南北王、马乱真,迩年以来,竞仿苏、米。王、马疏浅俗怪,易知其非;苏、米激厉矜夸,罕悟其失。斯风一倡,靡不可追,攻乎异端,害则滋甚。况学术经纶,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宣圣作《春秋》,子舆距杨、墨,惧道将日衰也,其言岂得已哉。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余则曰:人正则书正。取舍诸篇,不无商、韩之刻;心相等论,实同孔、孟之思。六经非心学乎?传经非六书乎?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正人心,所以闲圣道也。子舆距杨、墨于昔,予则放苏、米于今。垂之千秋,识者复起,必有知正书之功,不愧为圣人之徒矣。 译文: 黄河龙马负图,.洛水神龟呈书,此天地开启文字呢。伏羲画八卦,文王列六艾,此圣王开创文字呢。至于龙凤龟麟书的名目,穗云科斗书的名称,篆籀继作,古隶又兴,、时易代新,不可详尽叙述。信后传今,篆隶而已。历周及秦,从汉至晋,真行交替而起,章草滋生,文字的精华,传播尽了。然书之作呢,帝王之经纶,圣贤之学术,甚至于玄文内典,、百家九流,诗歌的劝惩,碑铭的训戒,不用此字,怎么记载文词?所以书之为功,相同天地,护卫教经的呢。那投壶射矢,尚标观察德行的名目;作圣述明,原列人仙的品位。宰我称仲尼贤于尧、舜,我则说逸少兼乎钟、张,大统如此流传,万世不易。只是唐贤求之筋力法度,求之过分呢,庄重而谨慎了;宋贤求之意气精神,求之过分呢,放纵而放肆了;元贤求之性情体态,求之过分呢,温和而柔弱了。其间豪杰奋起,不无超越寻常,概括习俗风气,大都互有优劣。明初创始国运,尚且沿袭元人规矩,丰、祝、文、姚私自追求唐人遗迹,上宗逸少,大都畏难。尧、舜人都可为,翰墨何畏于彼?逸少我师呢,所愿学是了。怎奈祝、文绝世以后,南北王、马乱真,近年以来,竞相仿效苏、米。王、一马流浅俗怪,容易知道其错;苏、米激昂高亢夸耀,很少知道其失。此风一倡,错误不可挽回,攻乎异端,危害则更大。况且学术经纶皆由心起,其心不芷,所动尽邪。宣圣作《春秋》,子舆拒杨、墨,怕道将日益衰败呢,其言岂出于自己的意愿呀!柳公权说:“心正才笔正。”我则说: “人正才书正。”取舍各篇,不无商、韩的苛刻;心相同而论,实同孔、孟的思想。六经不是心学吗?传播经典不是六书文字吗?正书法所以正人心呢,正人心所以捍卫圣道呢。子舆拒杨、墨于从前,我则舍弃苏、米于现在。垂之千秋,识者又起,必有知正书之功,不愧为圣人之徒了。 原文: 古今 书契之作,肇自颉皇;佐隶之简,兴于嬴政。他若鸟宿芝英之类,鱼虫薤叶之流,纪梦瑞于当年,图形象于一日,未见真迹,徒著虚名,风格既湮,考索何据?信今传后,责在同文;探赜搜奇,要非适用。故书法之目,止以篆、隶、古文,兼乎真、行、草体。书法之中,宗独以羲、献、萧、永,佐之虞、褚、陆、颜。他若急就、飞白,亦当游心,欧、张、李、柳,或可涉目。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初规后贤,冀追前哲。匪是今之世不能及古之人,学成一家,不必广师群妙者也。米元章云:时代压之,不能高古,自画固甚。又云:真者在前,气焰慑人,畏彼益深。至谓书不入晋,徒成下品。若见真迹,惶恐杀人。既推二王独擅书宗,又阻后人不敢学古,元章功罪,足相衡矣。噫!世之不学者固无论矣,自称能书者有二病焉:岩搜海钓之夫,每索隐于秦、汉;井坐管窥之辈,恒取式于宋、元。太过不及,厥失维均。盖专今不及古者,每云今妍古质;以奴书为诮者,自称独擅成家。不学古法者,无稽之徒也,专泥上古者,岂从周之士哉?夫夏彝商鼎,已非汙尊抔饮之风;上栋下宇,亦异巢居穴处之俗。生乎三代之世,不为三皇之民,矧夫生今之时,奚必反古之道?是以尧、舜、禹、周,皆圣人也,独孔子为圣之大成;史、李、蔡、杜,皆书祖也,惟右军为书之正鹄。奈何泥古之徒,不悟时中之妙。专以一画偏长,一波故壮,妄夸崇质之风。岂知三代后贤,两晋前哲,尚多太朴之意。宣圣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孙过庭云:“古不乖时,今不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