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光华艺术设计史核心内容
胡光华:《中国设计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10月第2版
清朝首创了“诗、书、画、印”一体的装饰设计,统治者聚集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为瓷器题字,戴临、徐国正等人都是名噪一时的书法家,文人的深入参与使得瓷器装饰中的诗、书、印摆脱了纯功能性的意义,取得了和画面平等的艺术地位。到了清朝山水田园诗普遍使用在珐琅彩装饰上,成为画面的点睛之笔,诗歌引首和结尾配有朱纹和白纹的胭脂彩或抹红印章。印的文字内容与画面诗相配,画竹子用“彬然”、“君子”印;山水用“山高”、“水长”印;梅花用“元春”、“清香”印。这种集绘画、诗歌、书法、印章于一体的装饰手法,更具中国画特点,极富诗情画意。
宋代以前,文字多次出现在瓷器上,但是其主要是功能性的,如记录制造年款,制造部门或装饰画面。到了宋代,工匠阶层也普遍具有了“商品保真”的观念,宋代磁州窑大多数瓷枕的底部还刻制瓷作坊的标记,如“张家造”、“赵家造”、“王家造”、“刘家造”、“申家造”、“张大家枕”、“李家枕”、“滏阳陈家造”等。自宋以降,瓷器中的文字摆脱了纯功能性意义,开始发挥标注生产商家、与别家商品相区分的作用。
唐代瓷器设计
唐代白瓷的典型器邢窑白釉皮囊式壶的造型源自少数民族金银器,设计为提包式,上窄下宽,形似袋囊。该器物在平底砂底上以行草书体刻划设计师名称“徐六师记“四字,使设计师因器物的巧夺天工而流芳百世。唐代百次最有创意的装饰设计是文字装饰设计,典型器是“宫”字款白瓷碗或“新宫”字款的精白瓷海棠式杯。
P73唐三彩的设计成就主要体现在装饰设计方面。设计师们将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构图技法巧妙运用到三彩瓷的装饰中,例如散点配彩法、泼墨法、点描与线描相结合的技法等。散点配彩法是用笔在无色透明釉上点彩,彩点有的像断线的珍珠一样整齐排列,有的像雨点一样洒在上面,洒脱自然、疏密得当。而三彩坛设计则是施釉技术与装饰手法的综合运用,于山水画的泼墨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设计师充分利用铅釉的流动性,在无色透明釉上,点上浓浓的绿色或酱褐色的釉汁,在高温烧制中熔融,彩点集中的地方由上向下流成一条条彩带,釉分五色,任意流淌,斑驳淋漓,绚丽至极。
釉下彩是唐代在瓷器设计方面的重要技术成就。长沙窑的釉下施彩,有时是用褐绿彩直接绘画,有时是先在瓷胎上刻划花纹轮廓,然后再沿刻线填绘褐绿彩。彩绘的内容很丰富,有点绘连珠、莲荷图案,有花鸟、动物、人物图案,还有热带植物、宝塔、题诗、警句等,甚至还有瓷器的价格。如一件瓷壶上绘写着“富从升合起,贫从不计来。五文。”把提倡勤俭持家的警句同壶的价钱写在一起。唐代还有一个瓷器新品种绞胎瓷器,使用两种颜色的胎泥相互重叠,搓揉成型,胎上即具云石纹理。绞胎枕不但装饰设计最具特色,而且标明产地。在枕底部配有铭文“杜家花枕”或“裴家花枕”,杜、裴为作坊姓氏,上面的小圆圈图案是模仿金银器、漆器的装饰图案。白釉绿彩枕为唐代瓷枕的典型代表,枕长方形,圆角,一侧有孔,釉面开细小纹片,底无釉;设计的特点是融传统绘画技法于陶瓷装饰设计中,枕面白釉地,中央以绿彩绘四朵菱形花纹组合成的大菱形图案,四角又各绘小朵花纹。此枕小巧雅致,图案简约,画风清新,寥寥数笔,意趣盎然。
唐代铜镜设计
P89
1、打马球纹饰铜镜设计(社会生活,类似于春水秋山题材的玉雕)
唐代铜镜中的体育纹饰设计以打马球纹饰铜镜为代表,器形设计为菱花形,钮呈半球形,钮座球形。整个外观由内圈凸连弧纹划分出两个区间:内区间的主题纹饰为浮雕式装饰的骑马打球纹,四名骑士骑在马上,分别作出不同的形态,有的高举鞠杖,作奋力抢球状;有的俯身向前,作鞠杖击球状;有的策马回身,挥杖将球击出。骏马飞奔,骑士姿态各异,争抢激烈,再现了当时打马球的激烈场面。外区在镜缘与连弧纹之间饰有花草、山峰等装饰。
2、万字镜设计(佛教)
万字铜镜纹饰为唐代首创,有亚字形和圆形两种,均圆钮,主题纹饰以钮为中心设计成双线卍形,尽管由最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但首尾相应,均衡对称。“卍”形由四个方形组成,其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把一个封闭的“田”形格局变成一个四面豁亮的敞开空间,给人以变化、包容、丰富之感。虽也具有理性,但人情味却隐藏其中。“卍”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穆尼胸部所现的“瑞象”,用作“万德”吉祥标志。武则天长寿二年钦定此符号读“万”,铜镜上的卍与与永寿、受岁等吉祥语排列在一起,也含有吉祥的意思。有的在卍纹中排列“永寿之境”四字,有的在“卍”两侧配置“受岁”二字。此类镜到五代时,镜背上铸有“都省匠人”四字,故又可叫“都省匠人镜”。
3、诗歌铭文设计
唐代用诗的形式取代了汉镜周围刻板的短语。7世纪初的铜镜装饰的是嬉戏的狮子、熊。诗文描绘和赞美的也是镜子本身,却和汉镜诗文表达的意境不同。如铜镜铭文中的“照日花开,临池似月”,将镜子比喻成月亮、花朵和太阳。铜镜背面的花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