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二章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二章
(2.1)眼、耳、鼻、舌、皮肤分别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皮肤有触觉、痛觉、冷觉、热觉等感觉功能,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敏感。皮肤还有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
(1.不同的人皮肤的感觉可能不同;2.同一个人,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
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产生信息,嗅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适应性,差异性(书P.46分三方面)。
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内藏味觉细胞),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形成味觉同上14。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鲜;麻、涩、辣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年龄增长味蕾减少吃浓食。
任何感觉都在大脑中形成,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只能感受刺激并产生、传导信息作用。嗅觉和味觉是共同影响的。
(2.2)声音产生的条件: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声音传播的条件:依赖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传播的方式:以波的形式传播(称为声波)。分析月球说话
声音的传播速度: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声波:振动面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向远处传播。声波的应用:测距、医疗。
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声波的反射现象。
(2.3)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其中,耳廓能收集声波;外耳道能传导声波;鼓膜能接受声波产生振动。听小骨能把声音放大并传入耳蜗。咽鼓管能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耳蜗内充满液体和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振动并传导信息至大脑。 半规管和前庭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感受器过敏产生晕车晕船。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声信息)→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听觉障碍:耳聋(衰老性)和失聪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
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单位:赫兹(Hz)。与发声体长短、粗细、性别,成人儿童有关;C调D调就是频率不同;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20000 Hz。高于20000赫的声音是超声,低于20赫的声音是次声。蝙蝠发出超声波,大象用次声交流;蝴蝶声音听不见因频率低;医生利用超声波扫描(即B超)
响度:主观上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声音强弱的单位:分贝 dB) 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可分辨不同的声音。 双耳效应: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凡是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声音都是噪音。居民区不超过40—50 dB。 控制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
(2.4)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电灯\萤火虫\发光水母(月亮不是光源)。
光线: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书P.62实验(瞄准\站队\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水、玻璃里都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3х105千米/秒。光在水\玻璃中传播速度依此减慢;光年(距离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
牛顿的色散实验:太阳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可见光)等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还有红外线(如遥控器\太阳光传热\响尾蛇捕食\导弹追踪)、紫外线(如验钞机\杀菌\被臭氧层吸收)为不可见光。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颜色相同 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则被物体吸收。(如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红光照到白色物体为红色,白光照到红色物体为红色,红光照到黄色物体为黑色, 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则物体呈黑色)。透明物质的颜色跟它透过的颜色相同。举例同前。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红绿蓝为三原色。
(2.5)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反射角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看到周围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漫反射缘故),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 GXTC 0014—2024 新式(现制)茶饮 茉莉花茶基底茶.pdf VIP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pptx VIP
- 正常人体解剖学资料.pdf
- 《相遇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001].docx VIP
- 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防治专家共识(2023年版)PPT.pptx VIP
- 第1节 功(教学课件)物理沪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违规接受吃请检讨书(推荐).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立体图形第三单元教材整体分析.pdf VIP
- 密码技术应用员理论知识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