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辐射事故处置方案.pdf
核辐射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基本特性
1、 标识
中文名:核辐射(或放射性)
英文名:radioactive substance
2、 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根据用途的不同,常用的有放射性液体源和固体源。
常用的放射性活度较大的源,一般多采用不锈钢柱封装,然后再
装在铅罐内
主要用途:能源、工业、农业、医学、国防、甚至人们的日常生
活当中。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沸点: 相对密度(空气
=1):
饱和蒸汽压(kPa):
溶解性: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 最小引燃能量(MJ):
二、危害特点
1、燃烧性
(1) 核燃料铀和钚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细屑易燃,甚至
在空气中发生自燃。
2、爆炸性
(1) 核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失控,可使堆芯
熔化并发生爆炸。堆芯熔化事故可造成反应堆周围大面积(几十
公里)、长时间(几十年)环境放射性污染和对人员的伤害。
(2) 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大量的放
射性物质在一起储存过程中,如果散热不及时,则有可能产生爆
炸。
3、扩散性
(1)核企业超标排放的废气和废水的扩散,能够造成较大范围
的放射性污染。
(2) 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时,放射性物质会随烟云扩散、沉
降,并造成较大范围的放射性污染。
4、人体危害性
(1) 急性效应
是指机体在短时间内 (几秒至几日)一次或多次受到大剂量的照
射,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损伤。主要发生与核事故和放射事故等情
况下。根据受照剂量的大小和病情轻重,可分成四度:轻度、中
度、重度和极重度。各型急性放射病的初期反应和受照剂量如下
表:
分型(度) 初期反应 受照剂量(Gy)
轻度 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1―2
中度 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2―3.5
呕吐、白细胞数短暂上升后下降
骨髓
重度 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明
型 3.5―5.5
显下降
多次呕吐和腹泻、休克、白细胞
极重度 5.5―10
数急剧下降
频繁呕吐和腹泻、腹痛、休克、
肠型 10―50
血红蛋白升高
频繁呕吐和腹泻、休克、共济失
脑型 调、肌张力增强、震颤、抽搐、 50
昏睡、定向和判断力减退
(2) 慢性效应
是指机体在较长时间内受低剂量率,超剂量限值照射(指
外照射),引起的全身慢性放射损伤。慢性放射病的临床特点是
起病慢,病程长,目前尚无特异性临床指标。自觉症状主要表现
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常见的症状有:疲乏
无力、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力减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