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合一的认知学5.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学合一的认知学5

五学合一的认知学(五) 五学分述 ?认识论 认识论通常属哲学问题,而且是核心问题。它所关注的话题是这样的:世间万象是如何变成人们的心理图式的? 有多种多样的心理图式,有“图片式”的,有法则、规律、理论式的。声、色、味、嗅、触,都可以留下心理痕迹。对人的音容笑貌的记忆,对事物的印象都属于心理图式。 心理图式有浅层的,有深层的。浅层的叫感性、现象、表象。深层的叫理性、本质、实质。 有人把本质和实质称作客观的,这实在是个逻辑误解。现实世界实在没有“实质”和“本质”这样的东西,但确实有《道德经》称作“道”这样的东西。“实质”和“本质”不是“客观实在”,而“道”却是“客观实在”。所谓的“实质”和“本质”只不过是深层的心理图式而已。 当人们日积月累的重复一些动作和行为时,就会留下深刻的心理图式,人们把它称作潜意识或习惯。 当人们有意识、有目标的作出动作和行为时,就会非常关注动作、行为和预期效果的关系。当他们循环往复的用行动求证和修改被称为“认识”的心理图式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这类活动称作“实践”。“实践”这个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的重大贡献,它是产生符合现实世界的心理图式的重要方法。 符合现实世界的心理图式通常被人们称作“真理”,“真理”和“实质”、“本质”一样,都不是现实世界所固有的东西,它只不过是更深层的心理图式而已。 人们用艺术的方法来“阐述”心中情绪化的世界——心理图式,用语言、逻辑、理论的方法来“阐述”心中理性化的世界——心理图式。 “实质”、“本质”、“法则”、“规律”、“真理”等等这类东西都不是现实世界所固有的,如果说他们是故有的,这是个绝大的逻辑错误。爱因斯坦曾表达过这样的想法,我非常钦佩,并收益匪浅。 有多种多样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可以归为两大类。有“以物为本”的认识论和“以心为本”的认识论,前者被称为“唯物主义”,后者被称为“唯心主义”。这从某个视角来看是对的,就像盲人摸象每个盲人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一样。 从认知学视角来看,争论的人们有时说的不是一件事,有时是说一件事的不同侧面,虽然各有偏执,但对人们认知的共同提高却深有意义,这也是“批判”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本人也是“批判”的倡导者。 认识论把认知主体称作“主观世界”,把客体称作“客观世界”。中国古代把前者称作“心”,把后者称作“物”。 从认知学的视角看,主客、心物关系的争论是会长期存在下去的,各自有各自的证据和逻辑,各自有各自的道理。 从认知学的视角看,这些语汇本身和概念都有很大的可塑性,很可能在长期争论中,人们赋予它们新的内涵,或启用新的语汇、概念。 马克思主义公开声明自己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并把对立面称为唯心主义。在这种逻辑下,佛学的认识论一定要被称为唯心主义了,但佛学的认识论恰恰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叫做“唯识论”。同样中国道家的认识论也难说是唯物还是唯心,只一个“天人合一”就把主客心物的逻辑框架给打乱了,因此单说唯物唯心本身也是一种“偏执”。 这些就是认知学对认识论的基本看法。 ?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