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颈椎病的分类与治疗.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颈椎病的分类与治疗

颈椎病 概述 一、对颈椎病的认识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组临床症候群。它是由于颈段脊柱的慢性劳损、急性外伤和中老年性椎间盘退变及其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累及其周围的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或颈部软组织,而出现各种症状的临床多发病。中医学把颈椎综合征归属于痹症范畴。 一般而言,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40-60岁为高发年龄,70岁以后患病率高达90%,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颈椎病的发病除与年龄有关外,某些特殊姿势和新兴的职业颈椎病的发病率也较高,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睡眠枕头不合适、长期操作电脑等。对颈椎病的深入认识,近几十年逐步得以加深,尤其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均在研究,但仍强调老年性椎间盘变性、骨质增生和韧带钙化而发病,故把颈椎病列为老年病之一。在诊断上,依靠X线颈椎片示有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和椎间盘变性,CT、MRI示有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等为诊断依据。广州军区总医院四十多年来在课题研究中发现,许多患者虽然临床症状十分明显,而X线片上却无上述改变,往往被排除本病,使病情迁延不愈,十分痛苦。故从解剖学、病因学到诊断、治疗各方面,进行了较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发现除上述病因外,颈椎病最重要最多见的发病原因,是因颈椎节段性失稳造成椎间关节(包括椎间盘和各椎小关节)位移错位(小于半脱位)所致,并研究成功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治方法。 二、颈椎病的病因、病理 颈椎上托头颅,下承胸廓,担负着头颈部的频繁活动,又是头、肩背、上肢负重和运动的中轴支柱。全身的神经沿颈椎椎管内上下传输,椎动、静脉循环,保证脊髓及颅脑的血氧供应,颈交感神经支配颈、脑、五官及上肢的血管舒缩、腺体分泌、心律调节等。由此可见,颈椎病能使上述器官发生障碍,出现多组症候群。随着发病颈椎节段的不同、关节错位类型的不同和骨性压迫或炎症刺激的不同,发生的症状差异很大,故统称为颈椎综合征,简称颈椎病。据我们临床观察,颈椎病的发病往往是在基础病因累积的基础上,遇到突然的诱因而发病。 (一)、基础病因 椎间盘退变引起的失稳、错位; 颈、肩背部软组织劳损和外伤所致的颈椎失稳、错位; 骨质增生突入椎管、椎间孔、横突孔; 韧带肥厚、钙化、软组织痉挛、挛缩; 颈椎先天性畸形(椎体融合、颈肋、椎管狭窄); 颈部、咽喉部炎症、感染; 内分泌失调、过度虚弱等。 (二)、发病诱因 1、轻微扭挫伤; 2、过度疲劳; 3、睡姿不良、落枕 ; 4、工作或生活姿势不良; 5、感受风寒,潮湿等; 6、精神内分泌改变、睡眠不佳。 (三)、病理变化 在基础病因的基础上遇上某一诱因,使颈椎错位加重、无菌性炎症出现、失去代偿功能而发病,主要引起以下组织病理改变。 1、颈椎间盘变性及突出影响到脊髓或神经根 。 2、椎周软组织痉挛、挛缩,水肿; 3、骨质增生(骨刺、骨唇、骨嵴)压迫刺激周围组织; 4、神经根受压迫刺激出现炎症、水肿; 5、椎动脉受压、扭曲、痉挛、供血下降; 6、脊髓受压迫、刺激、缺血、水肿、功能受损; 7、交感神经受压迫、刺激、缺血、水肿、功能受损; (四)颈椎错位的常见类型 颈椎病的发病常和其错位有关系,纠正错位也是康复治疗的措施之一。常见的颈椎错位有以下几种类型: 1、前后滑脱式错位 当椎间盘损伤、退变、椎间失稳时,易发生椎间关节前后滑移,如挥鞭性损伤、头部撞击伤或长时间低头、仰头工作等易诱发。触诊,在同一椎间的关节突,左右两侧均隆起或凹陷。X线照片,侧位示椎体后缘连线中断,上一椎体向后(前)滑移错位。 2、左右旋转式错位 椎间关节抗扭转载荷的70%来自后关节,当椎间关节退变后,颈椎左右扭转过度时易发生(落枕或颈部扭伤时最常见)。触诊,错位椎间的横突呈旋转偏移,上下两椎后移偏歪方向相反;X线片正位片可见棘突偏歪;侧位片可见错位椎体双边、双突征;斜位片见椎间孔内小关节移位而致椎间孔变形、变窄。 3、侧弯侧摆式错位 椎间盘受损或椎间关节退变,颈椎侧屈过度(实验证明≥30°) 、头侧位受挫(撞)伤时易发生椎体侧移位,好发于习惯高枕又偏侧睡者。触诊,颈轴向一侧偏歪呈侧弯隆凸,另侧凹陷(症状常出现在错位关节的凹侧)。X线正位片可见颈轴侧弯,或错位椎间钩椎关节偏歪不对称(侧摆),病程长者常见钩突变尖。侧摆式错位又分为水平型与钭向型两种。 4. 倾位、仰位式错位:多见于急性外伤或有外伤史者(尤以挥鞭性损伤),横突触诊,同前后滑脱式情况,棘突触诊,间距宽窄不正常(上宽下窄属仰位,反之属倾位)。侧位X线片可见椎体、棘突倾位或仰位,椎体、棘突间隙改变。 5. 混合式错位:与上述各型兼有二型以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