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课件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政以德》课件要点

三、词类活用: 1、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2、举善而教不能 “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 “有道”,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 “善”指优秀的人; “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形容词作名词 当动词、形容词处于宾语的位置,就充当名词了。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名词作动词 当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就充当动词了。 4、富之: 5、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6、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使他们富起来。 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 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 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来,不及物动词使动。 使动用法 四、特殊句式: 1、“君子哉若人!” 2、“尚德哉若人!” 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主谓倒装 主谓倒置,即谓语前置,是一种表示强烈感情的特殊句式。 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 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 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 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状语后置 这七个句子中的“以”都是介词,其中六个的意思是“用”。“使民以时”中的“以”意思是按照。古代的介词结构(介词+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既富矣,又何加焉?”? ②“无乃尔是过与?”? “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 “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宾语前置 五、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吧? 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什么……呢? 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 3)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对……怎么办? 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 4)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怎么能? 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为政以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中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思考:孔子提出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即德政主张的策略)? (1)【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 ——提倡以德治国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2)【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3) ——主张德治、礼治,将之与法令、刑法比较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儒家的德治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德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①德治的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的。 ②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后者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局限性 (3)【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 ——先富民,后教民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4)【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