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ICC常见并发症讲课版要点
纤维蛋白鞘或纤维包裹膜形成 由细胞与非细胞成分组成的膜状物; 起始预导管尖端和静脉壁的接触点; 在置管一周内发生的管路障碍中占1.3%,在98天时达到75%; 24小时开始形成,5-7天可达管路全长; 危害大,是导致管路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 纤维蛋白鞘或纤维包裹膜 临床表现: 1、抽回血时,回血的速度减慢或完全抽不出; 2、输液速度减慢或完全停止; 3、穿刺点渗液:输注的液体顺着导管与纤维蛋白鞘之间的缝隙回流所致; 4、导管相关感染:纤维蛋白鞘成为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纤维蛋白鞘或纤维包裹膜 预防: 抑制纤维蛋白鞘的形成:肝素生理盐水封管 改进导管材料,减轻异物反应; 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 临床表现:瘙痒、烧灼感,可有皮疹等表现 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PICC术后并发症 静脉炎 导管堵塞; 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栓; 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 导管脱出; 导管自由进出体内; 穿刺点渗血.渗液.红肿; 单纯的穿刺侧肢体肿胀; 导管尖端异位; 纤维蛋白鞘或纤维包裹膜形成; 导管破裂或断裂; 导管拔除困难; 级别 临床标准 0 没有症状。 1 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有疼痛。 2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疼痛和或水肿。 3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疼痛和或水肿,条 索状物形成,可触及到条索状静脉。 4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疼痛和或水肿,条 索状物形成,可触及到条索状静脉, 穿刺点上方有硬结。 静脉炎分级 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化学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多发生在插管后2-10天; 机械刺激性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行的发红、肿胀、疼痛。有“红线”样改变,触之有条索状改变; 有时可以表现成局限症状: 局部的硬结 机械性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 精神紧张; 血管条件差; 送管过快; 导管材质; 患者本身因素; 机械性静脉炎 机械刺激性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置管前 1.心理护理 2.冲洗手套上滑石粉 3.预冲导管 4.送管动作轻柔 置管后 1.高抬患肢 2.肿胀部位处理:热敷 喜辽妥 紫外线 化学性静脉炎 原因: 酒精棉签消毒穿刺点,将酒精灌入导管隧道 预防处理: 使用酒精棉签消毒时避开穿刺点直径1cm处 细菌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形成的原因: 透明贴膜覆盖区域及导管被污染; 导管自由进出体内; 未能按要求更换贴膜、接头; 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细菌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穿刺点上方的皮肤出现硬结及穿刺静脉红、肿、热、痛,症状严重时可伴发热。 细菌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的预防处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按时更换无菌敷料; 使用固定翼固定导管; 体外导管须完全覆盖透明敷料下; 做好院外护理的宣教; 体温38℃时不做置管计划; 必要时拔除导管并做细菌培养; 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形成的原因: 导管型号与血管粗细不当有关; 穿刺时损伤血管内膜; 与置管技术有关; 导管堵塞 非血凝堵塞 导管失去功能中超过 40% 由此引发 血凝堵塞 末端开口式导管堵塞中最常见的原因 导管堵塞 非血凝性导管堵塞的临床表现: 输液困难; 给药阻力大; 无法冲管; 无法抽回血; 导管堵塞 非血凝性导管堵塞的原因: 维护不当; 配伍禁忌; 导管末端贴于血管壁; 导管内药物沉积; 患者体位不当; 输注装置折叠; 导管堵塞 非血凝型导管堵塞的发现: 导管堵塞后,溶栓治疗无效; 可以看到导管内有沉淀物 ; 在输入不相容药物后突然发生的堵塞或阻力增加; 缓慢加重的堵塞通常提示脂类物质沉积; 导管堵塞 非血凝型导管堵塞的预防: 严禁输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 输注血、血制品或脂肪乳等粘滞性药物后必需立即冲管; 给以充分、正确的导管冲洗(脉冲式冲管 正压封管); 导管堵塞 血凝性堵塞原因: 导管异位; 护理不当; 胸腔压增高; 导管尖端血栓或纤维蛋白鞘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 导管堵塞 血凝性堵塞的发现: 部分或全部的回抽或注入困难; 可以是突然发生的,也可能是持续加重的; 导管堵塞 血凝性堵塞的预防: 导管末端位置应保持正确位置; 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 严格遵守正确的冲管液、冲管容量以及冲管频率的规定; 尽量减少可能导致胸腔内压力增加的活动; 冲管方法 脉冲:产生正、负压形成涡 流,可有力地将粘在导管壁上的内容物冲洗干净 冲管方法 直推:水注只能在导管中心流动,无法冲洗导管壁,容易造成导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