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朝代:唐代
作者:骆宾王
原文: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简析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句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作者介绍诗人简介: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曾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诗歌分析:此意境深邃,内蕴丰厚,为唐诗优秀之作。属于借景抒情的诗歌。诗歌描绘夏日山中幽静空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首联点明题旨,月夜下游山,颔联写山里山路、花木的幽香,颈联写山中的寂静幽深,这三联描绘游山所见所闻,成一幅幽静深远的夏夜山景;尾联卒章显志,“樊笼累”(陶渊明“久在樊笼里”)表明对官场、俗世的厌倦,“松桂心”(陶渊明“复得返自然”)表明对自然的喜好,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骆宾王(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解析:【参考答案】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
此题考查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虽然仅仅是对颔联的赏析。注意赏析,需要理解这一联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更要把握其艺术手法,甚至语言的精妙。即抓住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来做分析。这句是写景,所以要从写景的手法出发,抓主要意象,描绘出画面。
技巧点拨:唐人写静,常以动相制,譬如贾岛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可谓是这方面的著名典故了。骆宾王的“谷静风声彻”亦是以动制静。而后半句“山空月色深”,“深”字用得尤其高妙,反复吟咏,想着若身临其境,必将有恍若隔世之觉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解析:【参考答案】作者通过记叙夏日游山的所见所闻,描绘出山中幽寂空明的景色,表达出作者厌倦世俗,向往宁静,喜好山水,渴望归隐的心情志向。
此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和志向——主题,并要求简要分析。属于“鉴赏诗歌的情感”考点,学生解答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读懂诗歌,理解情感;二是要会逐联分析,明了内容(画面及其特点)和主题;三要语言准确优美,表达出诗人的心境,鉴赏出诗歌的美感。难度较高。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主旨,如尾联是卒章显志。
技巧点拨:理解诗歌主题在于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在于能够从意象出发理解诗歌描绘的画面,并结合诗歌的情思语(关键词)来理解。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赏析及注释
作者:骆宾王
[1]此诗写山家周围的景色,抒高洁坚贞的情怀。作者与夏少府同游山家,雅丽幽静的景色,旷阔清新的境界,令其心旷神怡,排遣了烦闷,抒发了心志。以景启情,静雅舒坦,清新隽永。山家,山野人家。夏少府,生平未详。少府,县尉别称。
[2] 返照:夕阳。层岑:重叠的山峰。
(3]“物外”句:谓意欲超脱于尘世之外。张衡《归田赋》:“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4] “兰径”二句:写山家兰径槐庭幽雅环境。幽瑕,指兰草纫结之飘。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暗金,指黄色的槐花。
[5]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不自由的境地。
[6]松桂心:犹言归隐之心。孔稚圭《北山移文》:“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赏析】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不详,从内容分析,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傍晚山中的景色及由此产生的脱尘出俗之感。
首联点题夕阳西沉,和夏少府利用公余之啜,到山闻寻幽探幽。二、三联写景,描写十分细腻,对仗特别工致。落日的余晖仿佛是点点滴滴的黄金,玉佩散落在幽暗的兰径、槐庭之中,空山静谷,寂寞无声,只有深深的月色伴随着阵阵山风。
“兰径”、“槐庭、“静谷”、“空山,加上“幽佩”、“暗金、“风声”“月色”,组成了一幅傍晚山中纯静、空明、幽雅、清丽的图画。面对这样悦人的山色,末联不自禁地抒发了挣脱樊笼,寄迹山林的情怀,显得贴切自然。
这首诗一改作者喜欢使事用典和遭字造句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法,景物描写表现少有趣细腻。字里行间虽然仍保留着一种典雅富赡的风采,但摩豢写意却盛示出清新自然的气象。表现了作者创作风格的另一侧面。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潮
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