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上语文 第( 二 )单元 教案
课题
5 詹天佑
第 (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写下列词语:施工阻挠? 控制? 嘲笑? 毅然? 绘图? 泥浆? 岔道口 竣工? 藐视? 居庸关? 勘测? 勉励? 赞叹不已
、理解课文内容,。
收集资料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走出家门,放眼望世界,湍流上架桥,险山上凿路,地底下通车,在如今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而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哪怕是造一条普通的铁路都被外国人垄断着,更何况要在险峻的山间造一条铁路。(学生齐读)“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北部。他们讥笑中国人“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生呢。”但是却有这样一个人,让中国人骄傲,让外国人折腰,他就是詹天佑。
(二)板书课题:詹天佑(学生齐读)
通过预习,请同学们交流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和京张铁路的简况。教师补充:(詹天佑(1861~1919),江苏婺源人。他自幼酷爱学习,1879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不论历史的车轮走多远,这个名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牢记住。再响亮地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干线 阻挠 要挟 轻蔑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勘测 勉励 开凿 隧道 视 竣工 狂风怒号 攀山越岭 岔道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交流。课文记叙 的情况下,詹天佑 ,主持修筑成了 ,有力回击了 。
三、精读课文2、3节,体会人物品质。
1.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2.请学生自读课文的2、3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说说。
出示句子:
A“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抓住“阻挠”)
B“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与他们。”(抓住“要挟”)
C“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抓住“轻蔑、出世”)
3..再读2、3节,请从“阻挠、要挟、轻蔑”几方面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从詹天佑在这种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你能体会到什么?(满腔的爱国情怀)
教学反馈:
课题
5 詹天佑
第 ( 2 )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结合具体事例,认识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是谁?(板书课题)无论历史的车轮走多远,这个名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牢记住。再响亮地读一遍课题。
2)詹天佑是位什么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呢?(帝国主义阻挠 要挟 嘲笑)
2、导入新课。
1905年,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为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任务,多么了不起啊!
二学习课文4——自然段。
1、默读课文4——6自然段,并给每个自然段列个标题。
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 “人”字形线路)
3、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哪些地方让今天的我们依然深有感触?边读边找边画,在自己特别有感触的地主下面圈圈画画。
1)出示: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从这句话感受到詹天佑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力求精密,不让模糊的词语出自工作人员之口,他严肃的工作态度。)
同学们特别注意“经常勉励”,想一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詹天佑会这样勉励他的工程人员?(生说)
詹天佑还会在什么样情况说这句话?(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齐读这句话。
2)出示: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