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2025是不谋而合.docxVIP

中国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2025是不谋而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2025是不谋而合

中国制造2025与工匠精神——观5月3日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做客《对话》有感赵晓玲2015-05-12 09:34:00一、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5月3日晚9时55分的央视财经《对话》节目,从德国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谈起。当节目进入尾声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拿出了智能机器人模型,寓意着中航工业将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制高点。此时,对话峰回路转,提到了工匠精神,这是一个似乎属于已经终结的手工业时代的字眼。一面拿着智能机器人呼唤创意,一面缅怀工匠精神,很有意思。可惜电视媒体的深度有限,时间有限,正当就这个话题深入的时候,game?over了,很遗憾!记得几年前跟团去欧洲旅游,到了德国,很多人都去抢购双立人刀具和德国饭锅。我对厨具没什么讲究,什么刀都可以,不过以前我在成发集团时是做叶片拉刀设计的,出于好奇在网上查了一下。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德国双立人公司创建于1731年……满怀卓越的创造精神,彼得·亨克斯先生将双立人标志载入了德国索林根刀具制造业名册。他的理想是:让双立人成为世界高品质的代表……从刀体至刀柄,双立人都追求尽善尽美。为制造世界一流的刀具,工序必须多达40道。保持刀刃持久锋利与人体工程学的完美结合。多年来双立人一直在研究钢材材料加工的最佳方式,最终研制出了一种专利名为‘FRIODYR’的特殊冷锻加工工艺。经其处理的刀不仅能保持刀刃特别锋利,而且抗腐蚀能力极强。”其实中国的冶炼和铸剑技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创造了辉煌。据说战国时代的欧冶子是当时天下第一铸剑师,越王求其铸剑,欧冶子带着妻子和女婿女儿干将莫邪到处寻找,终于在湛泸山发现了能铸出好剑的铁母,能烧出上等炭的树木,清冽的山泉(淬火用得着),于是安营扎寨,历练三年,吃尽人间苦,才铸成世间第一的湛泸剑。诗曰:“斗间瞻气有双龙,人间何处问欧冶?”这是后人怀念能工巧匠,怀念一代匠人的诗句。欧冶子的女婿女儿干将莫邪,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命运却很悲剧。写这篇文章时在网上搜了搜,据《吴越春秋》说:“干将‘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以铸铁剑。三月不成。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也就是古代十大名剑中的干将和莫邪剑。为了铸一把好剑,从原材料到冶炼到制作工艺,融入了工匠的心血、汗水、智慧,甚至生命。工匠尊重自己的职业,对精品的追求到至臻化境,痴迷的程度跟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有一拼。结果怎样呢,史书记载:“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后来干将果真被楚王杀了,他的儿子眉间尺长大后为父报仇,此是后话。如果干将莫邪剑只是神话传说,1965年底在湖北荆州出土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却是考古学家经过科学鉴定的战国名剑。这说明中国很早就有过工匠精神,崇尚工匠精神。但在当时那种制度下,工匠精神不受保护,匠人或苟活于乱世,或死于非命,手艺和生命都得不到传承。所以,制度好,才可能代代都有巧夺天工的匠人出现,生生不息,成为民族精神里的合金元素。什么是工匠精神,见仁见智,我比较喜欢互动百科的这段话:“工匠精神(Craftsman’s?spirit)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工匠热爱自己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带来的钱。工匠不跟别人较劲,永远跟自己较劲。”敬业、专业、耐心、专注、执着、坚持等都是工匠精神的特质,匠人的精神特质,正是这个时代缺失的东西。从前老成都有很多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剃头师傅,赢得老主顾,维持一家大小的生计,靠的就是手艺好,服务周到。老成都茶馆里跑堂的也有绝活,拎一把大铜壶,壶嘴足有一米长,隔着老远能把滚烫的开水挂丝一样掺到桌上茶碗里,滴水不漏,不叫跑堂的,叫茶博士。平凡普通的工作,能干出彩,干到极致,无可挑剔,这是工匠精神。前些年热过的一本美国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实际上说的就是工匠精神。二、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文化那么传统文化对工匠精神做过什么贡献呢?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留下无数典籍,浩若烟海的著述绝大部分是经史子集,其中只有子部涉及农桑医家等。为匠人立传的不知道有没有,涉及科技和发明创造的也不多。中国为人们熟知的有《黄帝内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医书,写到科学和技术的有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清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还有北宋的沈括,他的《梦溪笔谈》类似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但在中国,儒释道文化,尤其是儒学是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并不利于工匠精神的产生。孔子讲中庸,老子讲无为,佛教讲看破,孟子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都不利于产生工匠精神。科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