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姓由来“8”
牛 姓 由 来《8》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谈牛姓的由来,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王占龙老师,牛姓在中华姓氏中排在113位。先谈谈牛姓是怎么得来的吧?
嘉宾:长期以来,不少牛氏族人中,都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牛姓始于商朝微子。不仅在口头上流传而且载之家谱,代代相传。这种传说寄托着人们对微子的无限崇敬之情。
主持人:关于微子,我们共同看一下短篇了解一下。
解说:微子和暴虐淫乱、无道的商纣王,为同父异母兄弟,微子为兄,但微子出生时其父还未继承王位,其母仍处在妾的地位。待其父继位后,不久又生了纣王。纣王从小能说会道,才思敏捷,长大后体格健壮,力大无比,可把九头牛拉向后退,深得其父喜爱,待立太子时,其父和太史等便借“立嫡 以贵不以长”的宗法制度。把纣王立为太子。
纣王继承王位后,微子便做了他的卿士,共同维护殷王朝的政权,起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臣服。但好景不长,纣王残暴、奢侈、嗜酒、好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暴君。微子多次规劝他改恶从善。他却充耳不闻,眼看国家朝不保夕,行将灭亡,微子十分痛苦,一片忠心却报国无门。他求教于朝中三公之一的父师,便毅然决定离开王宫。
微子在离开王宫之前,对父师,少师倾吐了一段肺腑之言。他说:“父师,少师,看来我们商国是不能治理好天下了。忆往昔,我们的高祖成汤建立了商国,看现在,我们的纣王却沉醉在酒色之中,败坏了高祖的美德。殷商的大小官吏,目前无不劫夺偷盗,犯法作乱,官员们不遵法度,有罪的人也不加惩治,老百姓要纷纷造反了,他们同我们结成仇敌。现在殷商可能要灭亡了,父师、少师、现在我要走了。”
这段话情深意切,感人至深,充分表达了微子热爱国家又无能为力的无奈之情。对微子的出走,牛氏子孙相传和自已姓氏有关,赋予了动人的传说。
清康熙42年(1704),河南省济源市南官庄《牛氏家谱》谱序载:“殷纣无道”狎侮(戏弄)五常,(即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毒痛四海。其庶兄微子隐而去之,以存宗嗣,去之时,举目过午,以午字出头,因以为姓。此牛姓之所由来也。”清道光元年(1821)河南鄢陵县牛集《牛氏谱序》载:“殷微子封于宋,去之时曰:”为人不可无姓,时日当正午,即以“午”字出头“牛”为姓,此牛氏命姓之本源也。”清同治11年(1873)河南偃师县杨村《牛氏谱序》载:惟我牛氏相传乃司徒契(音泻)之后也。相舜有功,至汤而有天下,六百年间,贤圣之君六,七个,及至纣,庶兄微子避乱而去。当其去时,仰视天文,见日色过午,因衍“午”字出头而为“牛”字,遂因以为姓焉,此牛氏之所由来也。”
在众多的《牛氏家谱》中,类似上述记载不胜枚举。
主持人: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得知,牛姓出自子姓,是商朝开国帝王商汤的后裔,那我县的牛姓是何时迁来的呢?还是看一下短篇。
配音:据清朝康熙年间五公山人王余佑所写的《德安宰畹亭牛公及马陈两孺人合葬墓志铭》载:“公讳森,字对煦,号畹亭。其先世山西泽州高平县人,元季构乱,由高平徙于河间之东光。寻(时间不长)移献县家焉。”此后,牛姓分支迁往牛坟村,牛辛庄、淮镇等村。
主持人:历史上牛姓也是人才济济,在北魏有牛弘,曾任吏部尚书。唐代诗人牛凤及,唐代太子少师牛僧孺。明代中宪大夫山东兵备副使牛鸾,明代工部虞衡司郎中,青州知府牛镜等。说到牛僧孺,我想起了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王老师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嘉宾:唐朝后期,官僚集团内部较大的一次政治斗争是持续达四十年之久的“牛李党争”。公元808年(宪宗元和3年)制科考试时牛僧孺、李宗闵等人极力指责时政之失,攻击当朝宰相李吉甫,这是两党相争的序幕。穆宗时(821—824),李吉甫之子李德裕等指责牛党分子李宗闵在科考中营私舞弊,从此党争越演越激烈。因为两个朋党的首领分别为牛僧孺和李德裕,所以两党的斗争在历史上称作“牛李党争”,实际上是统治集团内部两派的斗争。牛李党争执的问题是:一、通过什么途径选拔朝廷显官。二、如何对待藩镇割据和藩镇叛乱。唐宣宗以后藩镇势力恶性膨胀,中央政权大权旁落,朋党之争失去基础,于是牛李党争宣告结束。
主持人:我县牛姓在历史上有哪些值得称道的人呢?
嘉宾:牛鸾,字鸣世,号竹坡,县城西街人,明朝正德丁卯(1507)年科举人,戊辰(1508)年中进士。初任出东
巨野,益都县令,平息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后,升任山东按察司佥事,任青州兵备道主事,又任山东青州、登州、莱州三府兵备事务兼管防备倭寇。在颜神镇又平息农民军首领王堂后,升任山东兵备副使,晋升为正三品官。
牛镜,字公照,号进溪,明代嘉靖乙卯(1555)年科举人,丙辰(1556)年连捷进士。初任松江府(上海)知府,后又任镇江府知府。升任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又升任工部虞衡司郎中转兵部郎中,授予山东青州府知府,晋阶亚中大夫,资治少尹等官职。
牛岚,城里西街人,庚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