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chapter1(绪论)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锦华 副教授 jinhuawu@scut.edu.cn主要内容 环境学基本原理 人口与环境 大气环境及污染控制 水环境及水处理 土壤环境 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 物理环境及污染防护 生物环境 人居及景观环境 环境伦理 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环境学基本原理 环境的概念和定义 “环境” “Environment”,它是由动词“Environ” 延伸 而来,拉丁文含意是包围和环绕。 2. 《中国大百全书(环境科学卷)》:“围绕着人群的空间 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6. 我们对环境理解:与人类密切相关、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 人类是环境的改造者,通过改造环境使其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 人类还是环境的破坏者。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分为三个阶段: 环境的中心: 人类及人类社会。 1、人类生产和生活场所; 2、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1)整体性;(2)有限性;(3)不可逆性;(4)隐显性;(5)持续反应性;(6)灾害放大性。 环境基本定义 本底值 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环境中化学元素及物质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环境容量 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自净 污染物质或污染因素自身逐步被清除,环境达到自然净化的目的。 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分为生物环境因素和非生物环境因素 环境要素属性: (1)最小限制律:环境质量不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而是受那个“最差状态”的要素所控制(木桶原理?)。 (2)等值性:即各个环境要素,无论它们本身在规模上或数量上如何的不相同,但只要是一个独立的要素,那么对于环境质量限制作用并无质的差异(pH/T?)。 (3)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 (4)环境要素变化之间的连锁反应。 环境系统的构成 1.自然环境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是人们周围各种自然因的总和。 ① 物质,包括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等; ② 能量,包括气温、阳光、引力、磁力等; ③ 自然现象,包括地壳运动、太阳稳定性、大气力量、水循环等。 2.社会环境是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① 物理社会环境,包括建筑物、道路、工厂等; ② 生物社会环境,包括驯化、驯养的动、植物等; ③ 心理社会环境,包括人的行为、风俗习惯、法律和语言等。 地球环境 大气圈 大气圈是环绕地球最外层的气体圈层,它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越向上空气越稀薄,并逐渐转化为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的具体数字还难以确定,根据人造卫星所得的资料,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还有稀薄的空气痕迹;在16000千米高空仍存在更稀薄的气体或基本粒子。 靠近地面的底层大气,其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到一定高度,大气温度停止下降并略有回升,这一层大气称为对流层。其厚度在赤道地区约为16~18千米,中纬度地区约10~12千米,两极地区约7~8千米。 在对流层,大气受地表状况影响大,对流运动显著。大气中的水汽大部集中于此层,云和降水等天气现象就是发生在这里。通常所发生的大气污染也主要是发生在对流层内。 中层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到顶层温度降至190K左右。 本层高度为80~85千米,大气在中层进行着强烈的化学反应。 热层大气温度随高度迅速增加,在700千米处,温度可达1500K。 该层能量主要来自波长小于175nm的紫外光,以及太阳的微粒辐射及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 本层下部的带电层反射无线电短波,并可使之围绕地球折射若干次。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统称外层。外层大气部分处于电离状态,质子的含量大大超过中性氢原子的含量。 由于大气高度稀薄,同时地球引力场的束缚大大减弱,大气质点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外层是大气的最外层,但其边界在哪里,尚不能定论,实际上外层是大气圈向星际空间的过渡。 水圈 地球的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有水,素称“水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用于加工玻璃的双边磨边机.pdf VIP
- HIV相关知识培训课件.ppt
- 装配式农村住房建筑构造(二)(叠合钢网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墙体).pdf VIP
- 装配式农村住房建筑构造(三)(螺栓连接装配式夹芯保温混凝土墙体).pdf VIP
- J23J283 装配式农村住房建筑构造 (四) 混凝土自保温模块墙体 DBJT02-236-2023.pdf VIP
- J23J280 装配式农村住房建筑构造 (一) 桁架连接装配式模块墙体 DBJT02-233-2023.pdf VIP
- 一种双边磨边机.pdf VIP
- 癫痫诊疗指南(2025).docx
- 装配式农村住房建筑构造(五)(低层现浇混凝土聚苯模块墙体).docx VIP
- GB/T 25097-2010_绝缘体带电清洗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