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3-04学年(上)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

03-04学年(上)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04学年(上)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03—04学年(上) 今年期末考试卷分为四大块:一、积累与运用 (18分)二、文言文阅读 (12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 四、作文(50分)(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全卷易中难比例基本控制在8:1:1中,易题约占90分,送分到位;中难题约占30分,在难题设计上做到指向明确,题意清晰,看上去不难,答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全卷编排为易中交错的波浪式,中难题插在第一部分的第4题、第二部分的第5题、第三部分的㈡2题和㈢2、5题,让学生能自如地完成全卷试题的解答。 (一)积累与运用 (18分)部分主要考查字音、字形、词义理解、口语运用、语句想象扩展、文学记诵理解。如题: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词,注意书写工整,不重笔,不涂画。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加点字写拼音。(2分) (2)将所要填的字写入“田”字格内。(2分) 忍俊不□……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手术台上,白衣天使小心翼翼地推着针管,注视着病人的反应。…… 3、口语交际: 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是:( )2分) 4、请用“电话”“鲜花”“琴声”等词语,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段50字左右有较完整意思的语段。(3分) 5、根据原文填空。(7分)又分为原文原句和理解性的 原文原句: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 理解性:⑤《观沧海》一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 (12分)部分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考查学生对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的理解和文章的整体把握。最后还设置了一道选择答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如:5、下面两个问题,你对哪一个感兴趣? 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作答。 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你认为他的做法对不对?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 ②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三)关于现代文阅读部分 现代文三篇,一篇选自课内,两篇来自课外,(散文名篇《春》的精彩片段、母子比赛的《剥豆》、深情款款的《父亲的爱》)选文注意人文内涵与语言要素的统一,重在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文章的设题思路分四个层次:⒈考查筛选能力,按原文原句填空。⒉概括能力,主要是原句关键词的组合。⒊对原文的概括归纳。⒋原文原句的伸长、演绎及课外知识的考查。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由易到难,最后拓展,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凸显学生个性。例: 三㈠4、第②节在描写上很有层次,请找出语段中表现空间顺序层次井然的三个词语。(3分) 三㈡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3分) 三㈠7、请写出两句含“春”字的诗句 (1分,如果写两句以上则另加1分) 三㈡5、本文的哪一个情节使你感受最深,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并说说为什么。 同时不忘语文学科对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作用,如在《父亲的爱》中的题“6、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在“父亲”生日时你会对他说:(2分)”及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中的谈到如何讲求诚信等。 (四)关于作文 题目提供了一个话头,具有提示作用,并不作限制,“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给学生充分施展的空间,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刚入新的学校,刚接触新课改,尽可能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即可。 ㈢命题特点 1、重视考查语文书写基本功,强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设置附加题,创造加分机会(1分,如果写两句以上则另加1分) 3、在新课标标准理念下,语文教学要求传授知识应联系学生读写听说的实际、不要用名词术语考学生、语文考试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依据这一要求,仿句、对联、连词组段等试题形式的出现力图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词义、术语,考查活的语文知识,重在语言运用,对中学语文教学有良好的启示、导向作用。55.6% 17.5 4 二(文言文阅读) 50.4% 11 0 三(现代文阅读) 34.6% 32 7 四(作文) 68.3% 10 4 从答卷中反映出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缺漏 字词的准确识记和书写能力差。 语文知识积累依然偏弱。 阅读能力,尤其是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差。 表述能力的训练不到位。有几题开放题,学生不是从文章中心出发,而是风牛马不相及的胡扯,能答出的语言也不够简洁。 三、对今后语文教学、评卷建议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前行,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文学习中“积累—感悟—沉淀—升华”的过程,因此相应的一些语文教学活动,如学生朗诵比赛、作文竞赛、智力竞赛,教师语文教学观摩课、优质课、优质教案评选、评价标准等要跟上。 注重基本功训练,保住基本分;在背诵方面着重培养不但会背诵而且会准确默写的能力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