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八章 汉字形体进化更替研究 制作 阚景忠 讲授 阚景忠 一、研究汉字形体进化发展的意义 研究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呈现的各种现象,对于解读文献、规范汉字运用、思考汉字发展方向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详细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 2.有助于探索汉字未来的发展方向 改革者们把拼音文字看成开民智、救危亡的武器,他们观察文字时,多从实用角度出发去对比,很少顾及汉字的历史研究。他们除批评方块汉字繁难、不利于应用新技术、不利于接受新知识外,往往感情用事,对方块汉字采取‘骂倒’的态度。(王凤阳《汉字学》) 甲骨文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金文 石鼓文 小篆 二、汉字形体进化发展的原因 1.文字的符号属性驱动文字形体向前发展 2.文字的工具属性促使文字形体向前发展 3.文字的可读属性促进文字形体向前发展 4.文字的表意属性推动文字形体向前发展 5.文字的审美特性促使文字形体向前发展 6.书写工具与材料的进步促使文字形体向前发展 7.社会政治力量对文字形体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龟甲兽骨 刀 青铜器皿 竹简缯帛 毛笔 秦朝时推行小篆 三、汉字形体进化发展规律分析 1.抽象化 2.方块化 4.表音化 3.笔画化 添 加 声 符 新 造 形声字 5.表意化 6.繁化 增加声符义符 增装饰性笔画 汉字形体上增加的与音义无关的装饰性笔画或部件叫“羡符”。 增加偏旁而不改变字义的后起字叫做“累(lěi)增字”。 清代学者王筠在《说文释例》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并解释为“加偏旁而义仍不异者”。 加声旁累增字 加形旁累增字 7.简化 省简笔画部件 再造简易形体 加形 加声 网 罔 網 8.分化 由于表义、表音等需要,由最初造的字形分化出新的形体,叫做汉字的“分化”。分化之前的字形叫“初文”,也有的学者称其为“母字”。分化出来的新字叫做“后起字”。 分化后表原义 分化后表某义 寧 寍 甯 樽 罇 9.同化 10.讹化 部件同化 字形同化 整字讹化 部件讹化 四、汉字运用发展中的形义更替现象 1.通假现象 古人记录某词时,没有按照用字规范写本字,而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用字现象叫做“通假”。由于本字与借字音同或音近的音是古音,所以又称“古音通假”。应用而没用的字叫做“本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叫做“通假字”。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惠:通“慧”。 已而畔约,击我南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畔:通“叛”。 三年不蜚,蜚将冲天。(《史记·楚世家》) 蜚:通“飞”。 (1)通假与假借 相同:原理相同,都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 第二,原因不同:通假是因为没有遵守记词规范而 借字;假借是因为造字困难而借字。 通假是用字时有本字而不用,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假借是造字时无法造本字,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第一,基础不同:通假有本字,而假借一般无本字。 第三,方式不同:通假是临时借用,而假借一般是 永久借用。 差异: 第四,效果不同:通假会妨碍阅读理解,而假借不 会妨碍阅读理解。 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填 《荀子·君道》:“填抚百姓。” 《说文》:“难,鸟也。” 《说文》:“填,塞也。” 镇 (2)通假分类 借字惯用的通假 借字偶用的通假 本字为假借字的通假 信—伸 《易经·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罢—疲 《左传·昭公三年》:“庶民罢敝,而公室滋侈。” 寤—牾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 榖—告 《礼记·檀弓下》:“齐榖王姬之丧。” 借字本字化的通假 荷—何 霸—伯 (3)特殊通假 汝—女 无—毋 负荷,荷枪实弹 霸道,称王称霸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2.古今字现象 一个较古且表义较多的字,与晚出且只表达其某一义项的字,合称“古今字”。较古的表义较多的字称“古字”,晚出的形体称“今字”,也叫“区别字”、 “分别字(文)”、“分化字”等。 清代学者王筠在《说文释例》中,最早提出“分别文”的概念,并解释为“加偏旁而义遂异者”。 ①日落、傍晚。 ②表示否定。 暮 《诗经·东方未明》:“不夙则莫。” 反 ①扳、拉。 ②回来。 返 《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从邯郸反。” 莫 同源分化的古今字 同音假借的古今字 昏 ①傍晚、黄昏 ②婚姻、结婚 婚 晁错《言守边备塞疏》:“男女有昏。” 要 ①人的腰部 ②重要、关键 腰 《荀子》:“量要而带之。” 然 ①燃烧 ②对、不错 燃 《孟子》:“若火之始然。” 孰 ①食物熟 ②疑问代词 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生行为主义儿童心理学理论.ppt
- 华城国际商业中心策划推广案.ppt
- 华硕笔记本十大卖点及华硕渠道大学线上学习系统.pptx
- 3.3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的分布.ppt
- 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循证研究与临床实.ppt
- 3.4《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课件(选修3-1).ppt
- 单元质量评估(二)答案2015.ppt
- 单核细胞系形态识别.ppt
- 单纯形法-人工变量法.ppt
- 3.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