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7白居易及其《长恨歌》.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居易诗名早著,16岁《赋得古原草送别》即赢得雅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传诗人初到长安,谒名士顾况,顾况见诗卷上“居易”之名笑言:“长安居大不易!”后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立刻改口“好诗如此,居亦不难!” 与元稹交谊深笃,并称“元白”。元稹小居易7岁,同年(802)登科,同为“新乐府运动”的领袖。白居易对元稹人格、诗才都极服膺:“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苏州(韦应物)及彭泽(陶渊明),与我不同时。此外复谁爱,唯有元微之。” 晚年与刘禹锡交游酬唱,并称“刘白”。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长恨歌》创作缘起 元和元年(806),诗人任盩厔县(今陕西周至)县尉。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此处靠近马嵬驿),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 陈鸿《长恨歌传》:“白乐天,深于思者也。有出世之才,以为往事多情而感人也深;故为《长恨词》以歌之。使鸿传焉。” 唐玄宗与杨贵妃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已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李杨结合牵涉宫廷丑闻; 李杨爱情本身可歌可泣; 李杨爱情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这使李杨爱情故事对作家而言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但表现这一题材又面临极大的挑战。 诗分四段。 一段(开头——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写杨妃专宠。分六层,一转韵一层。 “汉皇重色思倾国”, 喻指明皇重色;“倾国”,用李延年典,称颂贵妃绝世美貌,也暗喻倾覆邦国之意。二句重在“求”字,以帝王之尊,而多年求不得,见出杨妃之非凡身价,及皇帝心意之切。 “杨家”四句回避了“为寿王妃”的情节,反映了诗人对笔下美人形象的爱护。 对美人美貌的描写手法: 《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陌上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侧面描写有更强大的表现力和更美妙的艺术效果。 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二段(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着重写马嵬事变。这一段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 【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灿的明珠。?此曲约成于公元718~720年间,关于它的来历,则有三种说法:?一是说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第二种说法则是根据《唐会要》记载:天宝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 ?第三种则折衷前两种说法,认为此曲前部分(散序)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后部分(歌和破)则是他吸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而成。?《霓裳羽衣曲》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天宝乱后,宫廷就没有再演出了。?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和昭惠后曾一度整理排演,但那时宫廷传存的乐谱己经残缺不全。 《霓裳羽衣曲》 “郦宫”六句写乐极哀来。上四句承前启下写乐极,尽情描摹渲染,从反面引出“渔阳”两句的哀来。“破”字含义甚深:曲破、国破、爱情破灭,尽在一字之中。 杜牧诗:“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亦即此意。 有电影“蒙太奇”的效果。 三段(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写明皇思念杨妃之苦。 四段(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写道士的方术,沟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