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课标修订看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0712黄恕伯).ppt

1从课标修订看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0712黄恕伯).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计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研究 设计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研究 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意料之外的现象 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意料之外的现象 创设活泼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创设有趣活动引发学生进行创造 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猜想的铺垫——探索活动设计 四、重视教学联系实践,增强学生实践意识 1.实践意识不仅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也是教学现实中提高纸笔测验成绩所必须的。 2011年和2012年高考、中考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对新课程高考、中考试题以发布“红黒榜”的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正确引导高考、中考的命题方向,推动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红黑榜11 红黑榜12 以下是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红黒榜中的一道红榜题。 2011红榜题: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第24题 为提高电网对极端气候、重大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重点科技减灾防灾项目——直流熔冰装置研制成功。该装置需要1至2万千瓦的功率,最大融冰电流可达6000安,最长融冰距离可达200公里,从而避免因线路结冰而倒杆断线。如图为位于某电网线路上相距几十公里的甲、乙两地之间输电线路和处于乙地的熔冰装置示意图,熔冰装置上的“+”、“-”是两个接线端子。(进行熔冰时交流电已切断) (1) …… (2)若要对甲、乙两地之间的“2”和“3”两根输电线同时熔冰,请你在图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进行切实可行的连接,实现熔冰。 甲 乙 1 2 3 直流融冰装置 + - 点评文章请见: 人教社网站、物理(学会)网页 具有实践意识的学生,能在考场中“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会很自然地想像出甲地离直流融冰装置的距离有几十公里远,而不会犯“纸上谈兵”的错误,糊涂地把输电线的甲端跟直流融冰装置连接起来。 学生的实践意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 STS(科学·技术·社会)教学需要克服技术的复杂性所造成的教学障碍 四、重视教学联系实践,增强学生实践意识 教科书 第三章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在电冰箱原理的教学中,创制裸露的电冰箱有利于克服技术复杂性所造成的障碍 自制教具:裸露的电冰箱 自制教具:用打火机丁烷蒸发说明电冰箱的制冷原理 3. 增强实践意识的教学思路 (1) 选择联系实践的教学内容 ① 选择跟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 ② 选择物理知识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内容 ③ 选择联系社会热点的问题 ④ 用生活中的器具做物理实验 ⑤估计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量大小 四、重视教学联系实践,增强学生实践意识 八年级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的习题: 充实联系生活的内容 八年级第十一章“机械能及其转化”的习题: 用物理原理解释出乎意料的事实 4. 用日常生活中的器材作物理实验 把学生易于得到的器材用于物理教学 1.如图5.5-8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可以看到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 图5.5-8 自制显微镜 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物理量的数量级 第一章 第3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中的 “想想议议” 第十三章 第1节(弹力)中的 “实验”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到1N、3N、5N的位置,感受1N、3N、5N的力。 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3. 增强实践意识的教学思路 (1) 选择联系实践的教学内容 (2) 采用优化的教学方式 ① 教师列举实例进行讲解 ② 让学生列举实例 ③ 展示联系生活、社会的图片 ⑦ 学术性游戏 ④ 演播联系生活、社会的视频 ⑤ 展示实物并进行演示 ⑧ 经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⑥ 学生操作体验 鸡蛋碰地 四、重视教学联系实践,增强学生实践意识 1. 审题习惯 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2) 画草图并在正确位置标注相关物理量 (3) 把题目文字转化为物理情景 (1) 具体审题,不死记硬套 (4) 把物理情景转化为具体条件 2. 分析习惯 (1) 学会具体分析,避免抽象“分析” (6) 不死记大量“××法”解题的公式和结论 (2) 初步形成“研究对象”的意识 (5) 避免用“套类型”的方式解答新情景问题 (3) 初步形成思考公式适用条件的习惯 (4) 运用图形、图象帮助分析 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让学生记住测电阻的各种“法”,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分析习惯 方法1:伏安法 A V R1 R2 方法2:双伏法 V1 R1 R2 V2 方法3:双安法之一 R2 R1 A1 A2 方法4:双安法之二 R2 R1 A1 A 方法5:单伏法之一 V1 R1 R2 方法6:单伏法之二 V R1 R0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