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管理科学研究中若干研究伦理平衡问题.doc
论管理科学研究中若干“研究伦理平衡”问题
陈志祥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州,510275)
mnsczx@mail.sysu.edu.cn
摘要:本文提出一个属于管理研究的科学哲学范畴问题--“研究伦理”问题。管理科学研究涉及到一个理性约束与非理性自由的研究者行为关系,因此如何把握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研究伦理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用辨证原理析出几个值得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注意的几个管理研究“伦理”问题:继承性与创新性、本土性与国际化、热点与冷门、主流与非主流、规范化与自由度、专业化与学科交叉、问题导向与工具导向等。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辨证分析,提出如何把握管理研究的“伦理平衡”的独特观点,供管理学者思考。
关键词:管理科学,辨证关系,伦理平衡,方法论
1.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管理科学研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闹”过,我用热闹来形容并不是个贬义,而是一种现实的写照,当然是一种高兴与喜悦心情,乐于见到的热闹场景。然而,热闹之中,我就觉得有点写点东西的必要了,一来是对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大家都来思考如何做管理研究问题,二来利用“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这个机会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为推动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本文谈论的问题不是本人所在专业的“室内装修”问题,而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中的“厅堂点灯”之类问题,我找不到恰当的词来定义我所要论述的问题,姑且用“研究伦理”来概括,因为这些问题涉及到一个理性约束与非理性自由的研究者行为关系问题,是属于科学哲学范畴,因此,我借用哲学中辨证原理析出几个辨证关系作为这个研究伦理的话题:
继承性与创新性
本土性与国际化
热点与冷门
主流与非主流
规范化与自由度
专业化与学科交叉
问题导向与工具导向
这几个关系问题是目前管理研究中许多人没有认真思考,或者忽视了的问题,显然这些问题对于学者来说,如果你认真思考,就发现他们对你的学术行为轨迹乃至整个中国管理科学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是一个学科伦理问题。本文提出这样的问题,探讨学者在做管理研究中如何平衡这些伦理关系的辨证方法论。
2.几个研究伦理平衡命题与讨论
以下引出前言中已经介绍的几个研究命题,并进行讨论。
2.1 继承性与创新性
做管理研究首先要继承一定的学术传统,用一个时下的流行用语就是“学术基因”。没有继承就没有本源,没有传统,但是有继承没有创新,管理研究就没有发展,因此做管理研究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学术伦理关系就是继承与创新的问题。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里的含义,就是“大师的文章要读,但是要敢于否定之”。
继承就是要领略本学科的名家名篇,然后在他们之上推陈出新。著名物理学者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当年在西南联大读书的学士论文导师是大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吴先生给杨振宁罗森塔耳(J.E.Rorenthal)Aggregate production planning,翻译出来与我国管理术语对应应该是综合生产计划,但是某学者发表文章时却用所谓“集约生产计划”显然这是不了解国情的,纯粹从国外的文献中翻译一个名称出来。作者在为一些刊物审稿时经常碰见这样一些从国外文献中生搬过来的研究词汇。这些都是缺乏本土性的表现。
与本土性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谈论学术界的国际化。他们喜欢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具有国际学术背景(学历),经常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等。国际化当然对于管理科学的发展有好处,能够使我们融入国际学术大流中,在国际大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但是国际化不要一味追求,实际上美国人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基本上是研究美国背景的东西,是从美国的社会环境来做研究的,而不是从中国,他们很少关心中国的问题,他们也许有兴趣,因为人家本来的学者就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不需要提倡什么国际化,自然有人研究不同国家的问题。他们发表文章也很少讲所谓国际化,他们也就只考虑在美国发表论文(当然美国的刊物足够他们发表论文),不需要在所谓的国际刊物发表论文。所谓越国际化,越有国际影响力,越能代表学者的水平的洋务哲学也不一件好事情。
当然,国际化得有经济基础,二十年前, 我国大陆的管理学者能够出国访问,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合作研究的人很少,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科研经费,谈不上国际化。现在在国际会议上,经常看到中国人,来自大陆的学者的身影,我国学者的国际化能力与学术水平的提升也与我国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与科研经费的投入有关系。
2.4 主流与热点,冷门与非主流
我在给一些刊物审稿中经常见到一些作者文章一开头就是“。。。问题是。。。领域热点问题”,这种现象作者以前做学生的时候也这样写过文章,但是老实说这种所谓的热点问题研究就是新闻报道式的研究。追逐热点问题研究是当前我国管理科学界研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比如早几年电子商务,金融管理,系统复杂性,业务流程再造,后来供应链,再后来就是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