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射频热凝治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叉神经痛的射频 热凝治疗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 临床最顽固的、最痛苦的疼痛性疾病; 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阵发性剧痛; 绝大多数为单侧性,半数以上有明显的触发点(扳机点);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 诊断较容易,但治疗困难,是多学科临床研究的热点疾病。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 1977年Tew统计美国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为4/2.2万口人/年,女多于男,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 国内1984年王忠诚统计北京市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182.8/10万人口,其中211.8/10万人口,男151.7/10万人口。 国内和国际平均为47.8/10万人口及62.6/10万人口。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学基础 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结合国内外有关报道的电镜所见可以认为, 三叉神经痛确有其病理学基础,主要为施万细胞和髓鞘病变。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 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 疼痛大多为单侧。 骤然发生的闪电式剧烈面部疼痛,患者常描述成撕裂样、触电样、闪电样、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 以三叉神经第2、第3支发生率最高。疼痛以面颊、上颌、下颌或舌部最为明显。在上唇外侧、鼻翼、颊部、舌等处稍加触动即可诱发。 临床表现 发作常无预兆 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 突发突止,间歇期正常 重者发作时在床上翻滚,并有自杀念头 在夜间发作减轻或停止 一般神经系统查无阳性体征 鉴别诊断 --牙痛 临床常可遇到将本病误诊为牙痛,几次拔牙总不能止痛; 细心查看牙有无病变; 牙痛的阵发性不太明显; 牙痛无“扳机点”; 牙痛的发作与食物冷热关系很大。 鉴别诊断--副鼻窦炎或肿瘤 上颌窦、颌窦、筛窦病患者均可引起头面部痛。 鼻腔检查,两侧是否一样通畅,细查各鼻窦的压痛点; 鼻腔有无粘液或脓液史; 疼痛的发作性不明显,此点在上额窦癌更为显著; 患侧面部有时肿胀; 上颌窦及额窦的透光检查; X线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半月神经节附近的肿瘤 半月节和桥小脑角处的肿瘤,如听神经瘤、胆脂瘤、血管瘤、脑膜瘤或皮样囊肿等,疼痛并不十分剧痛。 可同时有外展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耳鸣、眩晕、听觉丧失、三叉神经支感觉丧失,以及其他颅内肿瘤的症状。 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颅底X线检查,岩骨尖区有时有骨质破坏或内耳道区有骨质破坏。 MRI或CT、X线造影检查可帮助诊断。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由于病因尚不清楚,治疗的目的应是长期镇痛。 镇痛的方法分为无创和有创治疗方法。 无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中医中药针灸疗法、理疗等。适用于病程短、疼痛较轻的患者。也可作为有创治疗方法的补充治疗。 有创治疗方法包括注射疗法、射频热凝疗法和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的缺点是操作技术较难、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不易普遍推广。 Kirchner率先采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其后经过不断改进,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简单并为病人宜于接受的治疗手段。 在国内1983年自王忠诚及吴承远报道发表以来,治疗病例日渐增多,据统计,本项治疗方法平均有效率为96%左右。成为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我院自2003年引入瑞典Elekta公司Leksell射频治疗仪后,逐步开展并掌握了这项技术,现已治愈顽固性三叉神经痛1200余例,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并开展三维CT引导下经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射频三叉神经痛热凝术治疗,探索了一种更具科学性、安全性、准确性、易操作性的三叉神经痛治疗方式。 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 优 点 射频热凝与半月节乙醇阻滞术相比,热凝术的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及多病的患者可以耐受。 目前尚无死亡的病例报道。 神经生理学基础 1968年, Letcher和Goldberg在对α和β神经纤维进行实验之前, 证实了射频电流和热凝对较小的Aδ和C神经纤维的影响。 这些研究构成了用射频电损伤进行治疗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作用机理 传导痛觉的无髓鞘细纤维在70°-75°C时就发生变性,而传导触觉的有髓鞘粗纤维能耐受更高的温度。 能利用不同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的差异性,有选择性地破坏半月神经节内传导面部痛觉的细纤维,而保存对热力抵抗力较大的传导触觉的粗纤维。 射频热凝术进展 影像医学、射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影像介入引导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了条件 这种微创神经介入手术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被采用 三叉神经根电刺激术和温控凝固术的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脉冲射频技术的出现而变得更加精细和安全。 三维CT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显著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选择 1.年老体弱不适合微血管减压术患者; 2.?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患者; 3.长期用大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