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DC发泡剂介绍及其废水来源
ADC发泡剂介绍及其废水来源
摘要:本论文介绍ADC发泡剂生产过程及其废水来源,为水污染控制工作者处理该废水作准备。
关键词:ADC发泡剂 介绍 废水来源
1.ADC发泡剂简介
ADC即偶氮二甲酰胺, 英文 名称为Azodicarbonamide,分子式为C2H4N4O2,外观呈淡黄色的结晶粉末,分解温度在195~220,因分解温程短且是放热反应,反应敏感,发气量在210~230ml/g,比重是1.66。分解时放出大量的氮气,适量的一氧化碳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及氨气等其它气体,ADC无毒、无臭、不易燃,并具有发气量大,气泡均匀,对制品无污染,所产生的气体无毒,对模具不腐蚀,容易控制温度,不 影响 固化或成型速度等特点[1]。 目前 该产品广泛用作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氯丁橡胶、天然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等塑料和橡胶加工过程中的发泡剂。
2. ADC生产过程
ADC的生产 方法 主要有拉希法(也称氯氨法)、酮连氮法、尿素法等。国内主要采用尿素法,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该法采用烧碱、氯气、硫酸、尿素为主要原料的工艺路线,主要包括次氯酸钠合成、肼合成、缩合、聚合、ADC干燥等工段[2]。其生产过程及反应式如下[3]:
在次氯酸钠反应中,按一定比例加入碱和水,通入氯气制成次氯酸钠溶液:
尿素加水配置成尿素溶液,用泵送至尿素高位槽备用。两者由次氯酸钠和尿素泵及转子流量计按一定比例进入立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水合肼。生成的水合肼溶液经气体分离器排出氮气后,再冷却至-5,送入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液体为精制水合肼:
将精制水合肼溶液送入配料槽,加入尿素,待充分溶解后,由泵打入缩合反应锅中,在此加入硫酸,使溶液保持酸性,加热进行缩合反应,制得联二脲及其副产物,经过滤、洗涤,制得联二脲:
联二脲送氧化釜,加入氯酸钠,在溴化钠等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偶氮二甲酰胺,再经洗涤、离心分离,固体为湿ADC,湿ADC用热空气经气流干燥后,进入粉碎机即为成品:
图1.1 ADC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F igure 1.1 ADC vesicant produce flow chart
3. ADC废水来源及危害
从生产工艺 分析 ,ADC生产过程所使用和生成的物料有原料、辅助材料、主产品、副产品、中间产物和其它副产品等6类18种,除Cl2、Na2SO4两种物料其它物料均有不同程度的流失。据测算,流失总量占投入原辅材料的73.81%,主要流失点集中在肼缩合工序,占总流失量的77.69%。废水主要来源于次氯酸钠合成、肼缩合和氧化三个工段,其污染指标主要表现为反映尿素、水合肼、联二脲、ADC等有机成分综合 影响 的COD,以及与其它无机成分共同表现或单独体现的NH3-N、SO42-、Cl-、SS等[4]。
表1.2 某ADC化工厂ADC废水排放情况统计
Table 1.2 Statistic of ADC wastewater discharge of a ADC factory
从表1.2中可以知道,ADC的生产会产生了大量废水,该废水是一种高浓度NH3-N废水,同时含有多种盐分,并且有机物成分复杂,难于治理。如果将废水排入水体,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其主要危害有: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增加给水处理成本,加氯量大大增加(每克NH3-N须增加8~10克Cl2);还原态氮(NH3-N、NO2--N)排入水体中,因为硝化作用而耗去水体中大量氧,造成水体发臭;对人及生物的毒害作用。水中游离氨(FA)超过1mg/L时即会使水生生物结合氧能力下降,严重时导致死亡。亚硝酸根与胺作用生成亚硝胺,具有致癌、致畸胎作用。人若饮用NO3-超过10mg/L的水,会引发高铁血红蛋白症;影响废水的再生利用。鉴于此,国内外普遍重视ADC废水处理技术的 研究 及治理工作。
参考 文献
[1] 陈立军,孙曰圣,刘燕燕,吴琴芬,偶氮二甲酰胺的改性探讨[J],江西化工,2002年第4期:61-65;
[2] 龚旌,年产1万T发泡剂ADC装置工艺设计[J] ,化工设计通讯,2002.3,28 (1):5-7;
[3] 林枫,发泡剂ADC生产技术进步综述[J] ,福建化工,1995年第一期:24-29;
[4] 姚继承等,ADC生产废水处理技术与 应用 [J],污染防治技术,1998.9,11(3) :176-178;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3∕T 140-2023 造林技术规程 .pdf VIP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纪委监委招聘政府聘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机构造基础 液压源 液压源的组成(二).pptx VIP
- 正元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用户手册(Zyspps Ver5.0).pdf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 茆诗松全套PPT课件.ppt
- 瑶族舞曲(管弦乐)总谱.pdf VIP
- DCS控制室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爱立信5G四期产品及建设方案介绍.pdf VIP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汽车鉴定与评估》全套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