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沉积岩的原生构造2008.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沉积岩的原生构造2008

第2讲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 动力成因的沉积构造 层理层面构造 利用原生沉积构造判定岩层顶、底面 软沉积变形 沉积构造、原生构造、次生构造的概念 沉积构造——指沉积岩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它是沉积物在沉积期或沉积以后由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在沉积物内部或者沿着沉积物与流体界面所形成的。 原生沉积构造——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并受沉积条件所控制的沉积构造,如波痕、层理等。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期后由各种成岩作用所形成的沉积构造,如缝合线等。 沉积构造的分类 沉积动力(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包括: A层理构造(动力成因的沉积构造) B层面构造(动力成因与暴露成因) C软沉积变形(动力成因的沉积构造) 层理构造 层理概念—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的突变和渐变而显现出来。 识别: 成分变化:成分较为均一的岩石中,出现其他成分薄的夹层 颜色变化:在成分均一、颗粒较细的岩层中出现颜色不同的夹层或条带 结构变化:碎屑沉积岩中出现由不同粒度和形态的成分层 层面原生构造:一些层面构造可以确定岩层顶底面(如波痕、印模); 颜色变化 常见层理构造 水平层理 平行层理 波状层理 交错层理 递变(粒序)层理 水平层理 产于:泥质岩、粉砂岩以及泥晶灰岩中 环境:比较弱的水动力条件下,由悬浮物沉积而成。出现在低能环境中,如深湖、泻湖、深海等环境。 大型风成斜层理及其形成过程 斜层理的形成过程 粒序层理 一般情况下,下部粗、上部细,称作正粒序层理 粒序层理(Graded bedding) 2)层面构造 层面构造:发育“层”顶、底面上的构造 层面构造分类 动力成因的:波痕、冲刷痕 暴露成因的:泥裂、雨痕、假晶 波痕——风、水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 风成波痕 底面印模 泥岩表面被水冲刷形成冲刷槽;上覆砂岩沉积之后即形成底面铸模;风化之后,冲刷槽往往不宜于保存下来,而在砂岩底部保存了底面印模或铸模 包括:沟模、槽模 底面印模 层面暴露构造 泥裂 雨痕与冰雹痕 食盐假晶 泥裂(Mud crack) imprint of salt crystals食盐假晶 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大红峪组中的石盐假晶 3)生物成因沉积构造 生物遗迹构造 生物扰动构造 生物生长构造——叠层构造 植物根痕迹 叠层构造 叠层构造 生物遗迹构造——虫迹、足印 植物根痕迹 3 可用于判定地层面向的原生构造 岩层的面向 面向:指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面,是成层岩石中岩层由老变新的方向,对构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判断岩层的顶、底面 可用于判定地层面向的原生构造 粒序层理 板状交错层理 槽状交错层理 生物遗迹 泥 裂 枕状熔岩 4 软沉积变形 软沉积变形:指沉积物尚未固结成岩时发生的变形。 据Spencer(1977)研究,在巨大的逆冲断层、褶皱系以及板状劈理中都可能是在岩石处于半固结状态发生的。 学习目的: 认识构造现象发生的复杂性 正确分析和认识岩石成岩前和成岩后变形的叠加关系,避免构造分析简单化。 负荷引起的软沉积变形(Load structure)——重力倒置状态下形成的各种软沉积变形 重力滑移、滑塌引起的变形 (Slump deformation,Synsedimentation folding)——重力和斜坡导致软沉积物的变形 空隙压力效应扰动作用——空隙水压导致变形 1)负荷引起的软沉积变形 成因:由于砂层沉积在塑性的泥质层之上,因差异压实导致沉积物发生垂向流动产生的软沉积构造。 常见构造类型: 火焰状构造 砂岩球 砂岩枕 B 砂球和砂岩枕 形成条件:差异负荷状态下,塑性泥质层之上的砂质层,因震动断开,下沉至泥质层中。 特点:砂球和砂枕或断续相连、或孤立产出,周围泥质层围绕砂球、砂枕弯曲。 指向意义:砂球、砂枕凹面指向岩层顶面 负荷构造(Load structure) 砂球砂枕与香肠构造的区别 石香肠:能干层不易发生塑性流变,受到不断加强的平行层的拉伸,使其在某些初始的微小缺陷处产生应力集中,最终发生断裂,进一步伸展使断块分离,形成断面形态各异、三维上通常呈长而平行的柱状体,貌似平行排列的香肠。 时间:砂球、砂枕属于软沉积变形;石香肠形成于成岩后岩石 成因:砂球砂球、砂枕-差异负荷;石香肠平行层的拉伸,应力集中岩石断裂 鉴别: 考虑周围岩石总体变形特点、以及连续性; 形态:球形、枕状——菱形、柱状体 2)滑塌作用与滑移作用 成因:在水下隆起斜坡上,由于重力、水流等引起松软沉积物顺坡、顺层流动。 常见构造: 卷曲层理:具有盘回褶皱和复杂揉褶的变形,一般限于同一层,但缺乏断裂和构造岩为鉴别标志。 卷曲层理 滑塌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