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中药对10株大肠埃希菌产酶临床株体外抗菌的实验观察.docVIP

四种中药对10株大肠埃希菌产酶临床株体外抗菌的实验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种中药对10株大肠埃希菌产酶临床株体外抗菌的实验观察

四种中药对10株大肠埃希菌产酶临床株体外抗菌的实验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所选4种中药的水提取物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大肠埃希菌临床株体外抑制作用 方法:采用MH琼脂平板稀释法, 测定中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 结果: 五味子对产酶大肠埃希菌临床株的抗菌作用最好,黄连次之 结论: 五味子 黄连对产酶临床株有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发新中药抗菌药物提供了前期的依据。 关键词 中药 大肠埃希菌临床株 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标本中最常分离的致病菌,由于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的比率越来越高,使临床 治疗 选药困难而倍受关注【1】。中药抗菌有着悠久的 历史 并具有多数抗生素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我们选择了四种中药对大肠埃希菌产酶临床株进行体外抗菌试验,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 1  实验材料 1. 1.1 实验菌株 由陕西中医学院附属 医院 微生物室提供, 并经上海复星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 1.1.2 质控菌株: 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3 进行质量控制监测。 1.1.3  药品和培养基 药敏纸片和MH 琼脂购自法国梅里埃公司。中药 购置陕西百姓乐医药连锁公司。配制按说明书及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1.2实验方法 1.2.1中药水煎剂制备 取上述4 味中草药,分别称重,切细磨碎,加10 倍量水, 浸泡1 h, 用微火加热煮沸30 min (注意添加蒸馏水),过滤。药渣再加同量的水,加热100 30 min ,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 蒸发得浓缩液浓度为1kg/1L,灭菌后备用。 1.2.2菌悬液的制备(直接菌落法): 挑取培养18~24 h 的纯菌, 用无菌生理盐水调试至0. 5 麦氏比浊单位, 其含菌量为1. 5×108CFU/ m l, 再110稀释, 使其含菌量为1. 5×107CFU/ m l菌悬液,备用。 1.2.3ESBLs 的检测 在MH 琼脂上分别贴上头孢他啶、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及头孢噻肟、头孢噻肟/ 克拉维酸纸片。置于37 ,16 h 后观察结果,任何一组纸片加克拉维酸比不加克拉维酸的抑菌环直径大于5 mm 的为阳性, 否则为阴性。用大肠杆菌A TCC 25922 、肺炎克雷伯菌A TCC 700603 分别做阴性、阳性质控对照。 1.2.4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 测定 采用NCCLS (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推荐的琼脂二倍稀释法, 将M-H 琼脂培养基配成含生药量500 250 125 62.5 31.25 15.63 7.81 3.91 1. 95mg/ ml共9个药物浓度。第9和10为对照。用1微升移液器点种, 每点含菌104个, 35 培养18~24 h , 次日观察结果。 2 结果 4种中药中对10 株临床菌株的抑菌作用见下表 表1  中药抗菌试验 平板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含药MH琼脂(ml)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药液稀释倍数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 含药量(mg/ ml) 500 250 125 62.5 31.25 15.63 7.81 3.91 1. 95 - 菌液(ul) 1 1 1 1 1 1 1 1 - 1 表2 四种中药对10株产ESBLs 大肠埃希菌的MIC 的测定结果(mg/ml) 含药量(mg/ ml) 黄连 黄柏 五味子 黄芩 500 0 0 0 0 250 0 8 0 0 125 1 2 0 8 62.5 9 0 1 2 31.25 0 0 8 0 15.63 0 0 1 0 7.81 0 0 0 0 3.91 0 0 0 0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强,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在 医院 的各类感染中,革兰阴性细菌仍是主要的感染菌,而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为多[2 ] 。目前针对非产酶大肠的中药研究较为普遍,但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的中药方面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为开发中药抗菌药物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实践依据。 从表2 中可见黄连对9株实验菌的MIC为62.5mg/ml,五味子对8株实验菌的MIC为31.25mg/ml,可见五味子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临床株抗菌作用优于黄连,黄柏和黄芩。而五味子属于收涩药,因此中药对于产ESBL s 大肠埃希菌临床株的抗菌活性和中药的主要功能并不一致。 中药中不含酰胺键,ESBL s 对其就没有水解作用。加上中药的成分复杂,用药后与动物机体有多种作用机制,除了直接抗菌作用外, 还具有增强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