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急诊室死亡146列临床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发伤急诊室死亡146列临床分析

多发伤急诊室死亡146列临床分析 作者:陈朝晖 洪溪屏 蓝琳友 【摘要】 [目的]分析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死亡原因。[方法]2004年至2009年收治多发伤患者1521例,其中死亡146例,对死亡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死亡病例的高发人群为青壮年,21~50 岁共72 例,占49.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创伤原因前两位分别是 交通 事故、高处坠落。[结论]多发伤患者病情危重复杂,许多伤者不可避免死亡,因此应在源头上减少多发伤的发生,加强全社会安全意识及交通法规的 教育 ,普及各种急救知识。 【关键词】 多发伤;死亡原因;临床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multiinjury patients and the death reason.[Method]In 1521 cases,146 were dead;make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death patients.[Result]The death cases are mostly youth and middleaged persons,72 cases aged 21~50,49.3%,much higher than other ages;male more than female.The reasons are mainly transportation accident and falling from high places.[Conclusion]The multiinjury is of severe and complex wound,many cant avoid death;so we shall reduce the accident source,strengthen social safe idea,transportation education,and popularize all emergency knowledge.   Key words:multiinjury;death reasons;clinical analysis 随着社会的 发展 ,私家车的增多,交通事故及意外伤害事件逐年增加,我国每年因创伤致死者至少有10余万,是近年国人第4位死亡原因,更是青壮年死亡的首位原因[1]。2004年至2009年本院共收治多发伤患者1521例,其中死亡146例,占9.5%,现 总结 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死亡患者共146例(剔除至急诊科已无生命体征者),其中男115例,女31例,男女之比是3.7∶1;年龄2月~89岁,平均(34.21±13.86)岁,小于10岁8例,11~20岁17例,21~50岁72例,51~65岁15例,大于65岁34例,高发年龄段为21~50岁,占49.3%。职业分类:农民及农民工91例(占62.2%),企事业单位及公务员20例,婴幼儿及学生16例,其他职业或职业不详19例。致伤原因:居首位的是交通伤105例,占71.4%。其他依次是坠落伤20例、刀刺伤8例、压砸伤7例、其他伤6例。   1.2 伤情   本组病例均为多发伤,受伤部位或器官2~8处,平均3.25处。其中合并颅脑损伤102例(69.8%),合并四肢骨折82例,合并胸部损伤65例,合并腹部及盆腔器官损伤50例,合并脊柱脊髓损伤15例,合并骨盆骨折23例。77.9%(120/154)患者有休克表现。在合并颅脑损伤死亡的例患者中,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特重型颅脑损伤GCS 评分3~5分51例(50%),重型颅脑损伤GCS 评分6~8分36例(35.3%),中型颅脑损伤GCS 评分9~12分10例(9.8%),轻型颅脑损伤GCS 评分12~15分5例(4.9%)。   1.3 救治情况   患者从受伤至入院时间为5min~10h,平均(63.65±36.54)min。患者急诊来院后,立即建立2 条以上静脉通道 (其中1 条为深静脉置管),根据需要予补液扩容、输血、使用血管活性药等抗休克 治疗 ,鼻导管吸氧,气管插管或放置口咽通气管、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病情危重、呼吸障碍者,可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留置导尿管,并常规观察神志、瞳孔变化及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呼吸监测,再视伤情予胸、腹腔穿刺及必要的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并交叉配血,同时包扎止血、清创缝合、骨折固定,协调多科抢救,部分患者就地给予开胸、开腹手术或送急诊手术室行急诊手术,心搏、呼吸停止后至少进行30 min的心肺复苏抢救。本组146例均抢救无效死亡。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