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的中医发病机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发病机制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发病机制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脏腑;督脉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并导致多部位髓鞘脱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易复发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临床表现为瘫痪、麻木、痛性痉挛、失语、视力障碍、共济失调、精神症状或智能障碍等。近年来,国内学者根据临床经验,在分析、整理 文献 并结合 现代 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开始对中医药 治疗 MS进行研究[1],现已取得一定进展。    1 肾精不足,髓海失充 肾中精气乃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就健全,就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生理功能。若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则目眩昏花,虚风内动,上扰清窍则眩晕作矣。刘晓艳等[2]认为本病肾虚为本,血瘀为标,病位在脑髓,其发病与肾、肝、脾有关,尤其与肾关系密切。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功能健全;肾虚则髓不得生,髓海不足,脑失所养,因此,肾虚是MS的主要病机。   2 肝功不调,筋脉失养 《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儒门事亲》更进一步指出“掉摇眩运,非风木之象乎?迂曲劲直,非风木之象乎?手足掣颤……筋急挛搐……皆是厥阴肝之用也”。由此可知,眼球及肢体的震颤也与肝功能失调有关。董浩认为[3]MS的视力障碍、肢体无力、瘫痪眼球和肢体的震颤以及精神状态的异常等症状与肝关系密切。认为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和病理过程中存在肝功能失调的病机。    3 脾胃亏损,肢体痿软 《证治汇补》:“气虚痿者,因于饥饿劳倦,脾胃气虚,百骸溪谷,皆失所养,以致宗筋弛纵。凡人病后手足痿弱者,皆属气虚。所谓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故不用者是也。”邱仕君[4]根据邓铁涛教授的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多发性硬化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气血亏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机。脾主肌肉四肢,脾虚生化濡养不足,故四肢沉重无力,痿软不能随用;脾虚胃弱,升降枢机不利,则语言不清,吞咽困难;脾胃虚损,气血生化乏源,肝血不足,肝窍失养,故见视朦、复视、视力障碍;病人多见腰膝痠软、甚或瘫痪、舌淡胖有齿印、脉沉缓等一派脾肾两虚之征象。    4 湿热浸淫,阴亏津耗 湿热之邪日久则耗伤气血、津液,如《医论医话·痿论》:“痿乃正气本虚,致成怫郁懈惰之病,为柔缓之邪,当以不足名之。故或因初感湿痹,郁久成热,气血渐虚为痿者有之,难以拘论也。”关于内生湿热,主要是指因饮食厚味等导致中焦受损,脾胃亏虚内生湿热而致痿。谢仁明[5]认为相当一部分病人活居湖畔海滨,或居住、工作于潮湿秽浊的环境之中,此类病人舌象多腻苔、滑腻苔、腐苔,一派湿浊中阻之象,其病位在中焦脾胃。盖脾失健运,致使水谷精微不能布散于四肢,筋骨、肌肉失于荣养而成痿证,临床上从湿浊或痰湿论治常可获良效。   5 奇经亏损,八脉失养 奇经亏损,尤其是督脉亏损,八脉失养,致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皆气血阴阳之温煦润养, 可致痿废之变。奇经中的督脉,其循行路线恰在脊髓与脑。吴以岭[6]认为奇经八脉对十二经、经别、络脉起着广泛的联系作用,并主导调节全身气血的盛衰。督脉虚损,奇阳虚乏,不仅统帅、督促全身阳气的作用减弱,且循行部位受累尤甚,脊髓与脑皆失温养而发病,此与 现代 医学认为运动神经元病主要为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脑干神经元的慢性疾病,在发病位置及机制上极为吻合。李永利[7]认为MS是“奇经亏损, 八脉失养”所致, 而见腰脊酸痛,胸胁如束, 肢麻无力。    6 结语 综上所述,本病临床辨证错综复杂但多与脏腑密切相关,尤其与肾、脾胃、肝、三脏一腑相关。并且多数医家都强调了本病虚实挟杂,寒热错杂的临床特点,常兼见湿热、痰瘀等表现。多发性硬化在临床上发作期与缓解期常交替出现,中医认为,一般发作期以实证为主,以湿热浸淫最为多见,浊毒损伤督脉,病及肾阳及脑髓,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缓解期以虚症为主,督脉不充,脾肾亏虚,脑髓失养,导致症状缠绵难愈。 【 参考 文献 】 1]王殿华,陈金亮.多发性硬化的中医药病因病机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 2007,18(10):66.   [2]刘晓艳,孙怡.补肾固髓片 治疗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中国 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1216.   [3]董浩.中医调肝对多发性硬化症康复治疗的理论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9,5(4):185187.   [4]邱仕君.邓铁涛教授对多发性硬化的辨治经验[J].新中医,2000,32(8):910.   [5]谢仁明,王永炎.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辨治及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研究思路[J].北京中医药大学报,2003,26(5):2225.   [6]吴以岭.从奇经论治运动神经元病探讨[J].中医杂志,2001,42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