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胃幽门螺杆菌感染179例报道
幽门螺杆菌(HP)耐药菌株[1]的出现,使原有 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案受到挑战。寻求一种治愈率高、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案尤为必要。作者自2002至2004年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获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9例,其中男97例,女82例;年龄(47.1±8.6)岁。因上腹疼痛、腹胀、嗳气、反酸,经胃镜检查和病 理学 诊断为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合并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生或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和胃溃疡[2]。胃粘膜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符合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标准[3]。排除观察对象:胃食管反流病、十二指肠球部炎和溃疡、胃癌、胃手术史、近1个月内服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铋剂者、孕妇和儿童、有其他严重伴随疾病者。
1.2 治疗 方法
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90例,对照组89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基本相同。 治疗组采用OAC方案,奥美拉唑 (××制药有限公司)20mg/次,阿莫西林胶囊(××制药有限公司)1.0g/次,克拉霉素片(××制药有限公司)0.5g/次,均2次/d口服,疗程7d。对照组使用OAM方案,奥美拉唑(产地同前)20mg/次,阿莫西林胶囊(产地同前)1.0g/次,甲硝唑片(××制药有限公司)0.4g/次,均为2次/d口服,疗程7d。
1.3 疗效判断标准
疗程结束后4~8周,做C14-尿素呼气试验,阴性判为治愈[3]。
1.4 统计学 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90例,治愈85例,治愈率94.44%,对照组89例,治愈76例,治愈率85.39%,两组间治愈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各组内慢性胃炎与胃溃疡治愈率差别亦无显著性(P0.05)见表1。副反应: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其中头痛、口苦各4例,口水明显增多2例,均可耐受,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12.36%,腹胀、食欲减退、头痛各2例,口苦5例,停药后症状消失。表1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比较(略)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其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5]。在根除HP 治疗 过程中,甲硝唑、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高达10%~70%、10%~20%,最近出现耐阿莫西林菌株[1]。由于HP对甲硝唑耐药,使铋剂三联疗法和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均从原来的80%~90%下降到60%~70%[4]。本文采用 目前 公认的OAC方案[3](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率达94.44%,与 文献 [5,6]报告结果相似。奥美拉唑具有较好的抑制胃酸作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联用能减少HP耐药性发生,使HP得以有效清除。对照组与治疗组治愈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治愈率仅85.39%,未达到药物选择原则要求[5]治疗组根除率90%以上。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12.36%,且在可耐受的范围,因此认为OAC方案疗效较好,是当前根除HP感染首选的一线方案。
尽管OAC方案获得94.44%根除率,但仍有6%左右的治疗失败率。以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20mg、潘妥拉唑40mg、雷贝拉唑10mg,均2次/d)为基础的四联(+阿莫西林1.0+克拉霉素0.5+铋剂220mg)均2次/d,疗程1周,用于一线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治疗[5]是适宜的。
【 参考 文献】
1 黄德强.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 研究 进展. 中国 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54~55.
2 陈灏珠主编. 实用内 科学 . 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64~1872.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幽门螺杆菌若干临床方面的共识意见(2003.安徽桐城).中华内科杂志,2004, 43(4):316~317.
4 张林,王江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失败原因 分析 . 中华消化杂志,2005,25(2):124~126.
5 王崇文.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若干 问题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 24(8):460~462.
6 李毅仁,徐美华,罗映辉,等.根除胃幽门螺杆菌感染 方法 比较.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4):843~844.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事业近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pdf VIP
- 虚体医学丛书:医说解集——昆明新空间1025实验室.pdf VIP
- 跨学科实践活动10 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4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大型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技术研究.docx
- 特发性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pptx VIP
- 工艺管道施工方案.pdf VIP
- 《像山那样思考》课件.ppt VIP
- 工艺管道施工方案.doc VIP
- 分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docx VIP
- DB11T 891-201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