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城悟城市在破产边缘醒来(发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 城悟城市在破产边缘醒来(发稿)

城悟:城市在破产边缘醒来 ——探索中的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 哈姆特拉米克市申请破产保护,新一轮“城市破产”风暴席卷全美,华尔街知名分析师预测,包括纽约、洛杉矶等国际大都市在内的100多个美国城市可能在2011年宣告破产。“国家破产”、“城市破产”这些陌生词汇逐渐走入国人视线,我们不禁发问:高速驰骋的国家列车上,每节车厢——我们的城市是否平稳?“城市破产”离我们有多远? 吃煤长大的山西,建国后几十年如一日的挖掘资源,透支健康的城市肌体,1/8的国土面积被挖空,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69%的水土流失面积让生态环境不可逆转。 “石油之都”大庆,这座小学课本中经常出现的著名城市中,小区里、幼儿园、城市生活的角落中日夜工作的3500多口油井,30000台磕头机成为这座城市最的特殊风景。 “羊煤土气”的鄂尔多斯,转型典范屡见报端,然而50亿堆出了一座泡沫“鬼城”,32平方公里内盖满了空无一人的“现代城市”让人尴尬不已。 据统计,我国资源型城市有118座, 44座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资源枯竭城市,这些城市大多资源耗尽,走在“破产”边缘。作为44座城市中的典型代表,甘肃玉门也曾经历过资源兴城的辉煌与荣耀,可如今,资源的衰竭,经济的落后,使城市面临随时可能破产的命运。玉门只是中国数百个资源型城市的缩影,它的过去和现在,都在演绎着中国众多资源型城市的尴尬与无奈。随着新年的到来,命运的转盘也已缓缓开启,每个城市的未来都将由自己来选择——破产或转型? 在破产边缘醒来 中国是一个喜欢用GDP来分析城市发展进程的国家,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在数据中打转的城市,而矿产资源的巨大价值,正好为这些城市营造了美轮美奂的梦境。于是,一个接一个的资源型城市出现了,一个比一个高的GDP诞生了,一个又一个领导手握数据在百姓骂声中平步青云了。 终于有一天,资源开始枯竭,这个散发着美丽光泽的气泡破了,这些靠着资源“富贵”了数十载的城市的梦也醒了。就在梦醒的那一刻,城市惊呆了,城市里的人也惊呆了,因为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与美好梦境完全不同的城市发展后劲不足、生态破坏不可逆转、就业压力难以缓解、贫困人群与日俱增、社会问题愈发凸显等一系列问题。 山西,可以说是一个吃煤长大的资源大省。多年来高强度的煤炭开采,并没有打开“资源致富”的道路,也没有给居民带来富裕生活,相反,山西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排全国20位以后。而东川撤市降区的残酷事实,以及大洋彼岸著名“死城”锡尔弗普卢姆空荡荡的房舍和街道,都在警示我们:“资源换经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面对破产的危机,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开始觉醒,开始领悟到城市发展的真谛,开始认识到“纯资源经济”的危害,开始意识到城市转型的必要。于是,阜新、攀枝花、万盛等地,都走上了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探索之路。 转型路上边走边想 “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有专家曾这样形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国的城市发展也很奇特,如同电脑一般,靠一串串的0和1推动着城市的“快进”,仅用区区数十载就走完了欧美上百年的路。直到“资源枯竭”四个字的出现,我们才猛然发现,中国资源型城市已然到了破产和转型的十字路口。 从中国资源型城市走上转型之路开始,就不乏克拉玛依这种10年提出3种转型思想的城市,但能在转型上取得阶段性成功的却少之又少。不断探索,不断失败,直到城市伤痕累累,我们才惊讶发现,一直饱受诟病的中国教育方式,正是寻找城市转型之路的最佳途径之一,从学习走向创新,远比无休止的模仿更有用。 学习:老外们的“华丽转身” 老工业区的经典转型战——德国鲁尔:各级政府联合协作,以经济结构转型带动整体区域转型,成功打造集高科技产业园、商贸中心、文化体育设施与一体的花园工业区,成为著名工业旅游胜地。 资源城市转型的神话——阿联酋迪拜:依托港口优势,以高端房地产和金融业为主导,借助金融、石油贸易、商业、旅游和货运五驾马车,驱动金融杠杆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成就了资源型城市“破产”后背水一战的传奇故事。 第三产业的华丽转身——美国休斯顿:借助产业链延伸、高科技产业引入,激发多元化配套产业兴起,促使第三产业全力发展。使单纯资源城市化身成全美第四大城市、能源和石化工业中心、世界著名太空城和全球重要交通物流中心。 多元化发展的替代转型——日本九州:以吸引外资、兴办开发区等方法告别原有资源依赖的发展模式,寻求多元化经营,发展机器人产业,形成日本西部最大的产业汇集地之一。九州还利用其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成为日本重要的国际物流基地型城市。 我们看完国外城市的经历,就会发现这些转型成功的资源型城市背后,都有中国传统兵法理念的痕迹,即“天时、地利、人和”加上一个优秀的先锋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这些思想的理解和运用上,我们没有理由输给别人,应在探索中寻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