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三首1

解字释词 一、宴 宴会,用酒招待客人 二、1.介词,对着/抵/对等,比得上/介词,方,值,在 2.缘故/旧交情/副词,故意 3.四周/方圆/方法 4.回头看/拜访/副词,难道 三、1.名词作动词遮蔽 2.名词作状语向南 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 四、1.指感情深厚 2.多少 3.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4.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 2.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好友。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田园诗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内容研读 1 开头四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如何理解“误落尘网中”中的“误”? 开头四句体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厌恶官场的思想感情和清高孤傲、与世无争的性格。一个“误”字,显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误入官场的悔恨交加的情绪。 2 本诗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一共几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写的层次如何? 一共八句。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描写层次:前四句是近景,先写居所总貌,再写居所四周的树,接着写所见村落远景,最后写所闻的鸡犬之声。由近及远,由静到动,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人到深远的背景之中。  归园田居                                    技巧探讨 找出诗中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说说这些寻常的农村风光为什么会被陶渊明写得这样美? ①诗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这些景物是农村中最平凡最普通的,可正是在这最常见的景物中最好地体现了陶渊明对乡村的喜爱。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作 业 背诵课文. 1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1)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出自《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2)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问题探讨 1、诗中有两段诗句几乎完全一样,请找出来,简析这种繁笔(不厌其烦,细加描述)的作用 2、在兰芝离开焦家时,诗中特意写她的晨起严妆。其作用是什么? 3、比较兰芝与婆婆、小姑离别时的言行,试作简要分析。 4、诗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写了太守迎娶的排场,作用何在? 5、兰芝投水,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点? 几何: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何以解忧: 青青子衿: 忧从中来: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山不厌高: 字词点拨 多少 过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当以慷慨 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以何解忧 内心 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 三,泛指多次;匝,圈、周 满足 忧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求贤不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志 一统天下 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之诚恳,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用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表达诗人念念不忘贤才的一片真情。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以山高水深比招纳人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