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中药药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中药药性要点

* * * * * * * * * * * * * * * §2 中药五味 五味──酸、咸、甘、苦、辛 ①味觉器官辨别 ②根据临床治疗效果而确定 有解表功效的中药被认为有辛味, 有补益功效的中药则被认为具有甘味 有人提出: 五味:中药固有的性质,是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 四性: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四种效应 辛味药主要产生温热作用;苦味药主要产生寒凉作用 味与化学成分有一定的规律性 1.中药辛味 460种中药中:辛味药183种,占39.8% 辛味药中:性温热药占57.9% 辛味药成分:主--挥发油 次--生物碱、苷类 辛可发散、行气,并有辛润等功效 *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辛夷、生姜、 荆芥等均有发汗解热作用 *行气药多属辛温:枳实、陈皮、木香 --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进 胃肠蠕动,排除胃肠积气等 主要分布于芳香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及理气药中 辛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①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②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体 ③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 2.中药甘味 甘味药的化学成分: 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机 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 有补养、和中、缓和的作用,可调补人体气血阴阳,缓急止痛 有人对61种补益药进行统计,发现其中甘的药物有43种,约占70%。 如:人参、黄芪补气 阿胶补血 大枣甘缓和中 甘草缓急止痛 甘味药主要分布在补虚药、消食药、安神药和利水渗湿药中 甘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①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②影响神经系统 ③抗炎、抗菌 ④缓解平滑肌痉挛 3.中药酸味 含有机酸,其次为鞣质 酸有收敛固涩作用 *鞣质:能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在粘膜或创面 形成保护膜,起到收敛止泻、止血功效 *酸性药如乌梅、五味子:还有与收敛作用密切 用关的抗菌、抗炎作用   乌梅抗菌作用与酸性有关,将其调至中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减半 在常用的42种酸涩药味中,单酸味者有16种,单涩味者有14种,酸涩味者有12种 酸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①止血 ②收敛止泻 ③抑菌 ④抗炎 4.中药苦味 苦味药的化学成分:主:生物碱、苷类 次:挥发油、黄酮、鞣质   含生物碱的苦寒药占以生物碱为主成分药的75% 含苷类者占总数的56% 苦温药多含挥发油 苦味药有燥湿和泻下作用 *苦寒药如大黄含蒽苷,可刺激大肠粘膜而致泻,有泻实通便作用 *黄连、黄柏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碱,有较好的抗菌、抗炎、抗毒作用 *杏仁含氰苷,有止咳平喘作用,具有降气平逆功效 苦味药主要分布在涌吐药、泻下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和祛风湿药中 苦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①抗菌、抗炎、杀虫 ②平喘止咳 ③致泻 ④止吐 5.中药咸味 咸味药成分:钠、钾、钙、镁、碘等无机盐  ----有软坚润下、软坚散结、滋阴潜阳功效 *如芒硝(硫酸钠),在肠内不易吸收,保留肠内水份,使肠容积增大,刺激肠壁引起蠕动增强而泻下 *海藻、昆布含碘,可防治甲状腺肿,起到软化瘿瘤之效 主要分布在化痰药和温肾壮阳药中,多为矿物类和动物类药材 咸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①抗肿瘤、抗炎、抗菌 ②致泻 ③影响免疫系统 高铁、高锌、高钠是咸味药功效的物质基础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表明不同的药对机体的作用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3 中药归经 中药归经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结合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作用归纳而成的 归经包含趋向和归属两个含义  ----可理解为是指药物作用的部位、作用范围和选择作用    或指药物对某经、某脏腑的选择性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每一证候都是脏腑、经络发病的表现,故将治疗某脏腑经络病证的药物就归入某经   如治疗咳嗽气喘的桔梗、款冬花归肺经 一、归经与解剖形态学 中医理论中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