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件 (共29张PPT).ppt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件 (共29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件 (共29张PPT)

阅读课本P.102—103页的内容,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 1、原因:2、时间: 3、兴起国家: 4、标志:5、核心 电子计算机技术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二战期间,宾州大学莫奇来博士据美军方要求,设计了ENIAC用来计算炮弹弹道。它长约30.48米,宽1米,占地170平方米,30个操作台,重30多吨,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包含17468真空管,7200水晶二极管,1500中转,70000电阻器,10000电容器,1500继电器,6000多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作了9年之久。 ENIAC(埃尼克森)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1997年我国每秒钟运行百亿次的“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58年,中国第一台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500次/秒)。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1亿次以上的“银河”计算机在长沙研制成功,标志中国进入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行列。   计算机经历了五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计算机 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 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并用于二战.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原子能发电。 1954年6月27日苏联科学家在奥布宁斯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民用原子能发电站   二战以后,原子能技术用于发电。1954年6月27日,世界上第一座民用核电站建立在前苏联离莫斯科约100公里的奥布宁斯克。装机容量5000千瓦,可供一个小城市的电力消费。随后美国于1957年建成第一座核电站,法国也于1959年起步。到1960年,只有苏、美、英、法建有10座核电站。 1955年12月,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世界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共有1500多位科学家参加这次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1000多份材料。其间,苏联公布核电站的建造情况,法国发表提取放射性元素钚的方法,美国展示核电站发展计划,从而揭开许多核技术秘密。但中国被拒之门外。 开始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标志着核电时代到来 1991年,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秦山核电站    生物工程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英国爱丁堡罗林斯研究所伊恩·威尔莫特教授与第一只克隆羊“多利”   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多利”羊诞生于1996年7月5日。“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克隆羊之父”威尔莫特。多利的三个母亲:基因母亲(乳腺细胞)借卵母亲(除核卵子)代孕母亲(移植子宫) 克隆技术的产生有何重要意义? 是否应该克隆人? 《第六日》美国哥伦比亚三星公司2000年出品,这是讲述一个男人如何挽救自己家人和自己生命的惊险故事。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科技的技术已发展到可以任意克隆任何生物,例如复制羊,复制鱼,甚至包括人类本身的地步,不过克隆人类仍然被宣布为非法行为。但充满野心的科学家却死心不息继续秘密地研究复制人类的可能性,而他们其中的一个成功的实验品就是亚当.吉布森(由阿诺德扮演)。有一天他回到家中,却惊异地发现有一个同他一模一样的克隆人已经霸占了他的家。正在亚当惊疑之际,一伙人绑架了他,并把他投进了一个神秘的邪恶世界。因此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找出究竟在他背后的阴谋是什么,才可以夺回属於他的生命和他最爱的家庭,揭发这一天大阴谋。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 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项目 从科学发明到用于生产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蒸汽机 84年 尚未结合 电动机 65年 开始结合 原子能 6年 密切结合 ⑴科学与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速度 项目 从科学发明到用于生产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蒸汽机 84年 尚未结合 电动机 65年 开始结合 原子能 6年 密切结合 ⑴科学与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⑵科学与技术日益密切结合 速度 日益密切结合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用于航天技术 渗透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引起世界经济格构和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材料二: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 材料三: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