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光式微棱镜型导光板的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侧光式微棱镜型导光板的设计

侧光式微棱镜型导光板的设计1 颜劲仁,王琼华+,李大海,张建德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成都, 610065 四川大学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成都, 610065 摘要:设计了一种与传统的网点式导光板不同的侧光式微棱镜型结构的导光板,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 微棱镜结构,并且在下表面镀有高反射率薄膜。分析了上表面微棱镜项角、棱镜高度以及下表面微棱镜项 角对导光板出光面光通量的影响,并计算了上表面微棱镜项角和高度对法线方向出射光线光通量的影响。最 后通过调整下表面微棱镜大小得到亮度均匀分布的光输出。具体设计了一个12英寸微棱镜导光板,并对其 性能及影响参数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微棱镜型结构的导光板具有厚度小、成本低,输出光亮度均匀、 光效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导光板,微棱镜,液晶显示 提高导光板的亮度,但是导光板输出面的光 1引言 强分布均匀性、照明角度等性能对填充粒子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 的材料、粒径、浓度以及导光板几何结构等 凭借其低价格、无辐射、节能、画面清晰和 光学参数十分敏感,这给设计和加工带来了 携带方便等优点己经成为当前市场的主流 很大的难度【2圳。 产品。由于液晶本身不能发光,因此需要背 为了克服上述导光板的限制,减小背光 光模组对它提供均匀、高亮度的照明。传统 模组的厚度和成本,提出一种微棱镜型结构 的侧光式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导光板、棱 的导光板,其厚度小、成本低,通过优化设 镜膜、散射膜和反射膜等组成,而导光板是 计,得到亮度均匀、光效率高的光输出。 整个背光模组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将 2结构和原理 线光源或者点光源转化为能供液晶显示使 用的面光源。1导光板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背 光照明的均匀性和整个背光模组的效率。由 于传统背光模组中过多的使用光学膜片,不 仅增加了背光模组的厚度和成本,而且增加 了光学膜片带来的光损失。因此减小背光模 组的厚度和成本,增加背光模组的亮度成为 当前人们研究的热点课题。人们对传统的网 点式导光板的底面网点的排布进行了改进, 提高了导光板的亮度和均匀性【l】,但是该导 光板仍然需要扩散膜、反射膜等才能构成背 光模组,其厚度和成本没有减小。基于米氏 (Mie)散射理论的体散射导光板虽然可以 1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划(NCET-07-0582)‘qhwang@SCU.cdu.C11 嘭黼 三个侧面均加有反射膜片,输出光从上表面 射出。为了描述光线从导光板射出的方向, 使用图中所示坐标系,使用角度f来表示出 射光线从导光板出射的方向,f的取值范围 从0。到90。,当i=O。时表示出射光线的 方向为法线方向。设图l中h为上表面微棱 镜的高,0【为上表面微棱镜的顶角,p为下表 面单个微棱镜的周期,d为单个周期内微棱 镜的大小,其大小随着远离光源距离的增加 而不断增大。研究表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