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数量积性质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doc
浅谈数量积性质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南京市文枢中学 徐峰
【摘 要】:教学活动要遵循内在规律,只有当一切外在事实(知识)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被主体(学生)认识之后,这外在东西才会为主体真正占有,这种转化只有在参与实践中才能体会并重新构建、形成知识体系。我们的教材中的好多知识表面上是孤立的,若我们的的教师在引领学生认知这些内容的同时,有“意识”的揭示这种“知识链”,内化我们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水到渠成”!这不失为一种有效教学的好途径。
【关键词】:数量积 向量 角度 距离作为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材的两个显著变化就是“向量和导数”的引入。其目的也很明确:为研究函数、空间图形,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即充分体现它们的工具性。但这种“工具性”,只有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用好,而要想用活,这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开发”新的认识,丰富知识网络,形成较完善的“认知模块”、“知识体系”。
向量内容主要是向量的线性运算与向量的数量积。而向量的数量积几乎可以解决几何所有度量问题,如长度、夹角、平行、垂直等,这使一些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中定理、公式的推导大为简化,大大降低了数学难度。本文从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解决数学的一些问题,初步探讨向量这种融数形一体重要数学工具的使用。
作为“工具性”,向量具有以下一些小性质和特点:
1、
公式中,是单位向量。把单位向量代换到数量积的定义式中,得出的是在方向上正射影的数量,而数量的绝对值就是长度,至此,一些几何上的长度可以得到新的解法。把公式逆向运用,= ,或者在向量方程两边同点乘单位向量,都可以使几何长度转化为代数运算,实现数形转化。
例:已知正方体中的棱长为1,求异面直线的距离。
解:以为原点,建立如图4所示的
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于是,
设异面直线的
公垂线的方向向量,则 :
C、D分别是异面直线AC、上的点,且 ,所以异面直线 的距离为
点评:此题是一道典型的难以找到公垂线的例子,通常可转化为三棱锥等积求高的方法,也有采用线面平行法求之。采用“射影法”求解这一问题,可避开寻找公垂线段带来的麻烦,降低了解题的难度,显示了中学向量在解题上的简洁、精练、易懂。另外,采用射影法求两异面直线的距离的关键在于:求出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
“射影法”还可以用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线面距离、面面距离。
2、
几何中的垂直问题,用传统的综合推理方法去求解,往往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较为繁杂的推理过程。利用充要条件“” 。其显著优点就是减少了推理论证的成分,用代数运算来代替论证,这不失为数形转化的好策略。
例:如图,在正方体中,E、F分别是、CD的中点。
(1)证明; (2)求所成的角;
解:(1)
(2)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由得
即所成的角是
利用此性质还能推广:
(1)设分别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
(2)寻找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设异面直线a、b的方向向量分别为,公垂线的方向向量为,由 ,可求出向量。
3、
性质是数量积定义式的变形,它为我们提供了求夹角的代数方法。
例: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M、N分
别是、的中点,那么直线AM和CN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__
解:设与的夹角为,依题意有
所以
利用此性质在推广到: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只需要求出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 ,则有 ,结合法向量的方向,作出讨论。
4、
例:在中,已知,求的大小。
解: ,
展开整理得:
,故
通过上述几个小公式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立体几何中的几何法的“难在找(或作)所求的角度或距离”,通过这个数量积的性质的转化(方法的转化与知识之间的转化),其“难”渐渐地溶解于“转换与化归”之中及学生的细心地“计算”之中,从而也焕发了数量积这条性质的奥妙之处,也就更体现了“向量”这个工具在立体几何中应用的优越性、工具性。因为”程序化”的计算使我们的学生的“信心”倍增!同时让我们的学生也懂得了“知其所以然”,再也不用为记这一个“好结论”而烦恼了!
向量作为联系代数、三角和几何的一座新“桥梁”,向量法的最大优点是数形结合,使思路清晰,过程简捷,同时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种选择。有关此问题的教学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纪辉. 反思向量解题之特点,数学通报,2006-2。
2、江苏省高考命题解析.数学 江苏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们 编著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 第二辑 课程改革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y
A
C
D
B
E
B
A
F
C
B
M
D
A
C
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计划.docx VIP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天津市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VIP
- 中国石狮子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pdf VIP
- 新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看拼音写词语.docx VIP
- 人教版(2025)必修第三册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课件(共46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年产2500吨高端氟材料项目环评报告表.pdf VIP
-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SOP.pdf VIP
- Boss Roland逻兰RC-600 乐句循环工作站RC-600 中文用户手册 说明书.pdf
- 2025年秋季湖北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学生助理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5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