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群体心理行为.doc
第六章 群体心理行为
案例:津巴多的监狱模拟实验?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和他的同事完成了一项角色试验。他们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办公楼的地下室里建起了一座“监狱”,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了24名大学生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各项人格测验中的得分均属“正常”。实验者给这些学生随机分配了角色: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犯人”,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 为了使实验有一个“逼真”的开始,津巴多得到了帕洛阿尔托市警察署的协作。警察们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进人扮演“犯人”的学生家中,在朋友和邻居面前逮捕了该学生,给他们带上手铐,并塞入警车。然后把这些学生带到警察署,录了口供并按压了手印后,才送入“斯坦福监狱”。? 模拟实验原定两周时间。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学生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来看守犯人。他们只是被告知要“维护监狱的法律和秩序”,不理会犯人的胡言乱语 (例如,罪犯说的“禁止使用暴力”)。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犯人可以像真正监狱中那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不过,模拟看守可以每8小时换一次岗,而模拟犯人除了出来吃饭、锻炼、上厕所以及办些必要的事情之外,必须全天呆在牢房里。? 犯人们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就适应了自己的新的权威角色。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们“粉碎”了罪犯试图进行的反抗之后,犯人的反应更为消极。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惟命是从。犯人们真的开始相信,正如看守经常提醒他们的那样,他们低人一等、无力改变现状。而且,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每一名看守都做过虐待罪犯的事情。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相互谩骂,还让他们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当成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须看住他们,以防他们做坏事。”’另一位看守补充说,“我一到犯人的牢房就心烦,他们穿着脏衣服,牢房里臭气熏天。在我们的命令下,他们相互撕扯打斗。他们已经不觉得这只是一次实验,一切好像都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向他们灌输我们才是老板,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令人诧异的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甚至在遭受虐待的日子里,没有一个犯人站起来说;“不许这样。我和你一样是学生,这只不过是一个实验而已。”? 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了病态反应,研究人员不得不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终止了实验。请注意,参加这次实验的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神智正常、情感稳定的人。? 题:监狱模拟实验体现出哪些群体成员的角色理论??
文档评论(0)